孔氏谓虞、夏岁朝,以尚书考之,恐无此礼。巡守则朝于方岳之下,此谓五年一朝,疑即是方岳之朝也。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
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诸侯将出,宜乎社,造乎祢。
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考礼、正刑、一德,以尊于天子。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赐圭瓒,然后为鬯。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
《疏》言晋文不受鈇钺,不得专杀,然邻国有此大恶,虽不受鈇钺,宜亦得讨杀之。
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
古之教法,德则异之以智、仁、圣、义、中、和,行则同之以孝、友、睦、婣、任、恤,艺则尽之以礼、乐、射、御、书、数。淫言诐行诡怪之术不足以辅世,则无所容乎其时。而诸侯之所以教,一皆听命于天子。天子命之矣,然后兴学。命之历数,所以时其迟速;命之权量,所以节其丰杀。命不在是,则上之人不以教,而为学者不以道也。士之奔走、揖逊、酬酢、笑语、升降出入乎此,则无非教者。高可以至于命,其下亦不失为人用。其流及乎既衰矣,尚可以鼓舞群众,俱有以异乎后世之人。故当是时,妇人之所能言,童子之所可知,有后世老师宿儒之所惑而不悟者也。武夫之所道,鄙人之所守,有后世豪杰名士之所惮而愧者也。尧、舜、三代从容无为,同四海于一堂之上,而流风遗俗咏叹之不息,凡以此也。
又曰:天下不可一日无教,学不可一日废于天下。《王制》所谓“命之教,然后为学者”,何也?曰:学固不可一日无于天下,然其教不可不资之天子。资之天子,道德所以一也。命之教然后为学,礼乎?曰:立诸侯矣,未有不命之教而不得立学也。盖古之立国也,必资礼于天子,所谓命之教矣。
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禡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受命于祖,此即载主而受命,用命赏于祖是也。上“已造乎祢”《疏》云即是造祢,非也。
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
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祭用数之仂。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丧用三年之仂,丧祭用不足曰暴,有余曰浩。祭,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三年之丧,自天子达。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自天子达于庶人。丧从死者,祭从生者,支子不祭。
“丧不贰事”当连“自天子至于庶人”为句。三年不从政,所谓不贰事,使壹于丧事也。金革无辟上使之,非也。或权制也。孟子前以士后以大夫,谓棺椁衣衾之不同,与此丧从死者、祭从生者似异。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
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诸侯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尝则不烝,烝则不礿。诸侯礿犆,禘一犆一祫。尝祫,烝祫。
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寝不逾庙。
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夫圭田无征。
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
田里不粥,墓地不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