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方氏心才安了一下,却也决定等世子回来的时候,将事情同世子说一声,让他去跟端王世子知会一声,以免安安受了欺负而不知。
婆媳两个都没有将端王妃的态度放在心上,最后李氏道:"你先回去吧,此事我会同母亲说一声。"
"是。"
李氏将事情原模原样的告诉姜老夫人,姜老夫人对端王妃的举止也是充满无奈,对方总能刷新她的一些认知。
她也可以算是看着端王妃长大的,怎么就成这副模样。
又将满意的目光落在李氏身上,当年老王妃妄图同她争抢李氏这个好儿媳,幸好她当机立断,率先出手。
不然说不准她也会念着齐老太爷的本事,将端王妃迎进府,到那时就会同老王妃一般憋屈。
老王妃的本事她也是一清二楚,肯定调教过几年端王妃,奈何无用,才会想着将宁珩放在自己膝下亲自教养,也不许他过多亲近齐府,就怕劣根性被带出来。
"你做的很好,此事我们不要过多插手,夜间你问问侯爷有没有什么想法。"
姜老夫人睿智,她不会过多插手府中的事情,能放权的都会放权,也盼着儿子儿媳夫妻间美满,唯有如此,侯府才能昌盛。
若她蹉跎李氏,即便李氏再是聪慧温柔的女子,因为长时间的不满,容易产生一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情绪,从而对下一代的夫妻之事过多插手,如此恶性循环之下,侯府走向衰败是必然的。
姜老夫人一生都是李氏学习的榜样,有这样开明睿智的婆母,省了她不知道多少事,她也会有样学样的将这份豁达传给儿媳。
"是,儿媳知晓。"李氏也正有此算,夫妻间最忌讳消息不互通,从而做出一些失误的判断,除非朝堂上不允许泄露的,其他定南侯都会同李氏说上一些。
当家主母的一些行为同时也会决定一府的兴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