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的第一批棉衣就是先在凉州上市的。
凉州地处北疆,最适合这种御寒的衣物。
不过十天的时间,全凉州都了解了这种叫“棉衣”的衣服有多保暖。
看似臃肿的棉衣穿上身却十分轻便。
以至于棉衣也很快在草原上受到欢迎。
穿惯了沉重皮毛衣服的牧民们早就受够了它的重量。
而且,一般牧民处理皮毛都很潦草,所以一到冬天他们穿的衣服上就会有各种动物的腥臊味。
有了棉衣就不同了,他们第一次在冬季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快和清爽。
棉衣非但没有以前那种皮毛衣服的腥臊味,反而有一种熟悉温暖的味道。
那是他们亲手种下又亲手采摘的棉花的味道。
草原上的人以穿棉衣为骄傲。
这是他们第一次享受种植带来的成就感。
草原虽然对外宣称十八部落,其实真正有话语权的部落也就七八个。
哥舒部因为投靠大魏第一次缺席了草原上“冬日会”。
这是老突厥王留下来的传统会议。
一年四季,草原上的冬天是最难过的。
先不说百姓们的抗寒保暖问题,就是一般的牲畜每年因为严寒和草料缺乏也会大批死去。
所以,三百年前突厥王就订下了规矩。
每年冬天将近,草原上的各部落都要齐聚一堂商量过冬事宜。
他们深知,在草原上抱团取暖才是长久之计。
对于这种情况,安安心里有数。
她明白,要彻底分化各部落是不现实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利诱之,使其不能完全彼此信任。
果不其然,哥舒部缺席“冬日会”引起了很多部落的不满。
“看来哥舒部是不需要我们了!”
有人怅然若失。
但更多的人是气愤。
“哼,这就是背叛!
我们应该联合起来讨伐哥舒部。
否则整个草原早晚都是中原人的了!”
也有人还保持着冷静。
“讨伐?
你以为我们现在还是哥舒部的对手吗?
且不说他们现在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就是哥舒部的牧民们也是空前团结。
中原人有一句话叫得道多助,现在哥舒部正是得道之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