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瞻将安安送回杨家后直接去了皇宫。
随喜见他漏夜求见,猜想一定是有不得不见的原因,所以赶紧去通传了。
昭帝已经换了家常衣裳正准备就寝,听见说靖王求见,心里自是一惊。
莫非自己登基十几年积攒下来的时弊都要在这几日集中爆发了吗?
“蛀虫!”
“欺君!”
“混账!”
“草菅人命!”
……
昭帝一边看那些账册,一边捶着桌子骂人。
一口气呛在喉头,猛烈地咳嗽起来。
“父皇,您消消气。”
赵瞻递过去一杯茶,帮昭帝拍了拍脊背。
又问随喜:“安定县主给的药今天给皇上服了吗?”
随喜躬身答道:“回靖王殿下,服了,奴才按县主吩咐给皇上用的药。”
“瞻儿,别担心,父皇撑得住。”
“不肃清这些人,父皇就是将来走了也不放心。”
赵瞻听得心里难受,喉头有些哽咽:“父皇,安安会保您长命百岁的!一定会的!”
昭帝拍拍他的手:“好,好,朕相信你们!”
“随喜,姜统领今日可当值?”
随喜道:“回皇上,这几日姜统领都在。”
“好,传姜统领吧!”
皇上这么晚召见,姜启恐有急事,所以来得很快。
“爱卿,这些册子你看看!”
姜启不知何事,疑惑地接过随喜递过来的册子翻看。
这一看可把他惊得一身冷汗。
怪不得皇上这么晚了要召见他。
册子上记录了大魏数十名官员的各种贪污行为,数额有大有小。
贪污的项目也是包罗万象。
水灾、旱灾的赈灾款,疫病的救济款。
甚至连军饷也有贪污的。
还有很多吃空饷的。
最触目惊心的就是江南织造处的贪污,数目最大。
姜启当然知道江南织造处归内藏库管辖,这样的贪污无异于从皇帝的口袋里望外掏钱。
想想这几年,皇帝为了筹措救灾银子犯的难。
想想那些官员推三阻四哭穷的嘴脸,姜启觉得很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