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听到淑贵妃的话,想到她是想借杨家的势,担忧道:“娘娘,只怕杨家不会这么轻易站在咱们这一边。”

淑贵妃伸出手,看着指甲上新涂的蔻丹幽幽道:“不过是一把刀,咱们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毁了,有什么打紧?”

金珠笑笑:“还是娘娘思虑周全。”

到了五月初九这一天,殿试放榜。

殿试的名次一般都按照要求写在黄表纸上,称为“金榜”,所以又有“金榜题名”之称。

“金榜”一般都张贴在长安街上,一连展示三天。

放榜这一天,长安街上一大早就围满了人,不仅有考生也有很多附近的百姓,更有那些下注的人。

那些下注的人比考生本人还着急,基本上接下来一个月他们是吃肉还是吃土就看这一回了。

等到宫里的侍卫们带着几个太监来张榜,人群方才闪出一条道来。

“哎呀,状元、榜眼还是姓杨的!”

站在最前面的人喊了一嗓子。

“唉,我怎么就没押杨家父子!”

“哈哈,哈哈,我可是发财啦!”

……

有人摇头叹息,有人欣喜若狂,这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侍书、侍画早就飞跑回去报信儿,半路上撞上了宫里出来报喜的队伍。

“恭喜凉州杨家大公子喜得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

“恭喜凉州杨家老爷喜得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

报喜的队伍打头的侍卫一路飞马传信,一路高声唱榜!

引得沿街的人议论纷纷。

“杨家,又是杨家!”

“听说人家可是连中三元!”

“哎呦,这怕不是文曲星下凡吧!”

“不是还有人押张相家的孙子中状元吗?”

“嘘,快别说了,西街赌坊的老板已经去看过一回榜了,那位——

别说状元了,连个探花都没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