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年前,张涛就做了选择,他选了淑贵妃,选了大皇子赵基。

朝堂斗争就是这样,一旦选择了站队,基本上只能一条道儿走到黑。

张涛说出杨家父子,昭帝身边的姜启心内一阵冷笑。

呵,老狐狸这就绷不住了,还以为他多么老谋深算呢!

两位主考官纪恒臣和蒋道安一听他说的是凉州杨家父子,心里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若说别的考生,他们不能打包票手底下的人就真的一点儿小动作没有。

但若张涛说的是杨家父子,那他们可真是一万个放心,就看人家二位那文章漂亮的,压根儿用不着作弊。

蒋道安施施然站了出来,道:“皇上,如今殿试在即,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到时候将他二人的策论与会试的一比,不就看出来二人是否真有才学了吗?”

张涛嗤笑一声,道:“蒋大人,许是这考题已经泄露了,也未可知!”

他声音不大,但在场的百官都听明白了,这分明还是怀疑纪恒臣和蒋道安帮杨家父子作弊。

姜启道:“陛下,恕臣直言,既然杨家父子就在现场,何不召他二人上前问个清楚?”

昭帝沉吟片刻,点点头叫左右侍卫带杨家父子二人过来觐见。

因是殿试,杨致远和杨学文穿的都是制式袍服朝靴。

他二人都身形修长,面目清秀,虽是低着头走路,但态度却让人看出不卑不亢从容不迫来。

两父子一前一后,年长的一个如松柏,年轻的一个如新柳,端的的是俊秀人物。

关于杨家的各种传闻,昭帝听了很多,也封赏不少,但亲见杨家父子昭帝还是第一次。

见他二人态度恭瑾,步履从容,心里先有了三分好感。

心道:母后和瞻儿真是好眼光,一个小小凉州竟也有这般人物。

二人跪拜了昭帝,便等着听训示。

杨致远是从五品县男,也算是有爵位的,昭帝便称他为杨卿。

只听昭帝道:“杨卿,现在有人举报会试一科,有人着意向你们示好,有作弊之嫌,你父子可有辩解?”

杨学文毕竟年轻,哪经得起这无端冤枉猜测,不等父亲开口便道:“回皇上,我父子二人自进京以来规行矩步,每日只在宅中苦读,并不曾接触外人。

进了考场更是眼观鼻鼻观心,不敢有丝毫错漏,至于有人举报作弊,小子实在不知从何说起。望皇上明察,还我父子清白,还会考众考官清白!”

说罢,又磕了三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