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你给我出来!”
刘春花堵着王氏家的大门喊。
别看王慧芳嘴碎,可内里就是个怂包。
听见刘春花喊她,王氏磨磨蹭蹭出了门。
“她大壮婶子,啥事儿?”
“啥事儿?”
刘春花撇了撇嘴,撸了撸袖子,骂道:“王慧芳,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天天在村里说你闺女多能干,多累是啥意思。
你意思不就是说人家杨家亏待了你们吗?
你觉得你闺女累,那你让你闺女回家呗,杨家的铺子有的是人愿意去!
王慧芳,我看你真是脸大,不想想自己那些破事儿。
要不是人家杨家,你们全家坟头都长草了,你还能在这儿说三道四?
再让我听见一句你说杨家的不是,我大耳刮子扇你!”
刘春花一顿劈头盖脸,骂得王氏不敢抬头。
“娘,我早就不让你说,你偏不听,要是让大姐知道了,她也得骂。”
王氏的二闺女招娣出来,拉了拉她娘的袖子,怯怯道。
她娘也真是的,日子刚好过一点儿就不知道怎么好了,让他们以后还怎么在村里做人?
王氏灰溜溜地回了家,以后别说在村子里说是非,就是出门也少了。
村里人都不待见她,个个夸刘春花骂得好。
从此,刘春花简直成了村里流动的纪检委,哪个敢说杨家的不是,她立马大口啐人家。
“杨家不好?你娃没在人家厂里挣钱?”
“你良心让狗吃了?你没种人家的地?”
三五次下来,吓得大家都不敢再顺嘴胡咧咧了。
因为能去安心食品厂上工,周围村子里的人也都慢慢富裕了起来。
姑娘小伙儿但凡是在安心食品厂打工的,媒婆都高看你几眼,说亲都让随便挑。
所以别说在柳树村,就是附近的一些村子也没人说杨家半句不是。
刘鑫和随喜这一路赶过来沿途听到的都是跟杨家有关、跟安心食品有关的故事,而且人人都念杨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