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太后见杨家人

说着又拿帕子擦泪。

苏嬷嬷和赵瞻赶忙解劝。

赵瞻拍了拍自己胳膊上起来的肌肉,道:“祖母您看,孙儿健壮得很。

幸亏来了这里,不然孙儿也不能有这般境遇。”

苏嬷嬷是武太后从娘家带来的贴身丫鬟,跟在身边几十年了,是她的心腹,所以凡事也不瞒她。

于是问赵瞻:“你是说你遇见的那杨家人?”

赵瞻点点头。

武太后道:“说起来,他是你的救命恩人,也算是哀家的恩人,只是毕竟是乡下人,难免眼皮子浅,咱们这样的身份,还是瞒着些。”

赵瞻笑了笑,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道:“太后,杨家的人您见了就知道了,他们一家都住在孙子那宅子里呢!”

杨家人住在自己的宅子里这件事,赵瞻并没有在给太后的密信中提及。

武太后和苏嬷嬷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苏嬷嬷知道太后的担忧,笑道:“太后,您不用担心,小主子从小就心气儿高,他看上的人,准错不了。”

武太后点点头,他这个孙子别看年纪小,是个有主意的。

赵瞻掀了掀马车上的窗帘,往后看了看,问道:“祖母还带了什么人吗?后面的马车……”

他话还没说完,太后叹了一口气道:“是和静,她求了你父皇,非要跟着来,说是照顾我,她自己也才十岁,哀家哪里用得着她来照顾?”

苏嬷嬷笑了笑,道:“太后,您别怪奴婢多嘴,还是提醒小主子防着些。”

武太后道:“有什么好提醒的,钱氏安的什么心宫里哪个不知道?

她以为皇后没了就该轮到她了,有我老婆子在一天,她钱丽淑就没有这个机会。”

太后嘴里的钱氏是魏昭帝赵景的贵妃,贵妃育有一子一女。

儿子叫赵基,今年十二岁了,是赵景的长子。

女儿和静,今年十岁,是赵景的长公主。

都说母凭子归,这句话在钱贵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生孩子都冠一个长字,母亲的身份自然也尊贵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