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两个人的秘密

杨学文小小年纪处变不惊,愣是坚持了三场考试。

考试放榜的时候正赶上麦子成熟。

柳树村人正热火朝天地在麦地里挥舞着镰刀,抬头看见村头的官道上扬起一路尘土。

一个骑快马的驿官一路骑马狂奔,一路高喊:“喜报,喜报,柳树村杨学文高中案首!

柳树村杨学文高中案首!”

早有耳朵尖的村民扔下镰刀跑到杨家报信儿。

“天啊,是致远家的学文。”

“这孩子才十岁呀!”

“十岁就考中案首啊,咱大魏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吧?”

“咱柳树村可要出大名啦!”

……

人们一边议论着,一边说笑着相约去杨家报喜。

因为是麦收季,杨致远给学堂里放了假,学文考完也正在家休息。

听得喜报,一家人都迎了出来。

报喜的驿官送上喜报,杨致远递过去一个沉甸甸的荷包。

那驿官岂有不懂之礼,谢了礼道:“杨秀才,我是打前站的,县衙的吴县令随后就到。”

杨致远这才明白,难怪一个秀才的喜报都搞得这么大阵仗,原来这背后是吴县令的意思。

其实说到底,他还是看在大宅的面子上。

果然,约莫一柱香时间后,凉州县令吴天荣就到了。

一顶轿子打头,然后是几辆推车,车上装满了瓜果蔬菜还有两头猪。

几个骑马的人跟在车队后面。

让杨致远意外的是骑马的人打头的居然是贵宾楼的王掌柜。

其实也不奇怪,王金生意做这么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消息灵通。

他得到消息说这次的案首是柳树村一个年刚十岁的孩子,姓杨。

王金见过杨学文,也知道柳树村就一户姓杨的人家,便料定这个高中案首的孩子就是杨学文。

王金本有意恭喜杨致远,恰好又听说县令要亲自上门去道喜,于是顺水推舟准备了几车礼物跟着送过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