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等着你给我挣个诰命呢!”
说到这儿自己害臊,扑哧又笑了。
既然自己媳妇也支持,杨致远便认真考虑起继续读书的事儿。
此后他果然见缝插针把自己以前的功课拿出来认真研读,打算等小宝儿再大一些了自己也去书院安心读书。
又过了大概半个多月,大宅的火道也陆续完工了。
工程队走了,还从柳树村带走了包括大勇大壮在内的二十多个爷们儿。
原来王金营销有道,修火道的订单多到接不过来,只好不断招收新的人手。
柳树村的男人们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是第一批被招走的工人。
几个帮着做饭的女人们也拿到了她们人生第一笔工钱。
一个月,工钱有一两多。
一两多银子啊,够一家人一个月敞开了吃喝。
柳树村的这些女人们第一次腰杆儿挺得笔直,有的宽裕点儿的人家还给自己和孩子扯了二尺花布做了新衣裳。
她们在给家里买吃买喝的同时没有忘记这都多亏了杨家,逢人都念杨家一声好。
村里最听不得说杨家好话的是牛婆子。
“哼,都是些有奶就是娘的小贱人,杨家不就是有靠山,有几两银子吗?我看他家能红火几年?呸!”
她的话传到那些女人耳朵里,就有几个女人堵着门子骂:“您老不是贱人,养出来的儿子就会当强盗!”
“用不着你操心,就是你死了化成灰了,人家还照样红火呢!”
气得他孙子在家跟她置气,让她消停点儿。
“奶,你能不能管好你的嘴?要不是你总跟杨家过不去我就能跟泥瓦队走了,这下倒好,人家都不想带我。
谁不知道泥瓦队从咱村要人是看在杨家的面子上,就你看不清形势!”
春兰也埋怨她奶奶:“桃花她娘就帮忙做了二十天饭,杨家就给了一两银子,还没过年她就穿上新衣裳了。
看看我,一年四季就这一身衣裳。还不都是因为你们得罪了杨家,啥好事儿都轮不到咱!”
牛婆子在外面厉害,想不到在家被孙子孙女噎得说不出话来。
听了几天埋怨,牛婆子忽然就病倒了。
家里本就没啥银钱,孙子孙女心里都有怨气,也不愿意到处借钱给她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