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国皆是发出抗议,向自己的国家,向大唐,向吐蕃发出公开抗议。
这一刻,诸国好像都在抗议大唐,都在说大唐的不正义,都在说大唐是欺负人等等。
一时间,大唐面对了诸国的压力,下至百姓都感受到其中的压力,无数的谴责之声压迫大唐。
“我们...做错了吗?”
“陛下是不是应该退兵才对?”
“放屁吧,国之战,哪有抗疫的说法?”
“我们大唐强,所以我们大唐欺负他们,有什么问题?”
“难道说,等他们强了,我们大唐再被他们欺负,你们想要这种结果?”
“再说了,是吐蕃炸毁我们的公路在先,是吐蕃不还钱在先,我支持陛下,我支持朝廷。”
“没错,我也支持陛下,我也支持朝廷,干他奈奈的,抗议有用的话,还要无力做什么,有种开战啊。”
大唐境内的讨论也很激烈。
一开始处于一半一半的声音那种。
后面支持的声音大过前面的声音,随后更多人支持。
随着大唐越来越发达,众人都明白自己国家的强大带来的好处。
如果强大还要畏畏缩缩,那为什么还要强大,还强大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趁着自己强大,那么就欺负别人,不给别人强大起来反过来欺负自己。
在吐蕃的李恪也得知了诸国抗疫的情况。
同时还知道国内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对此,李恪感到满意。
“吐蕃不仁不义在先,说再多的抗议也没用,有种开战吧。”
李恪只有一句话。
这句话传出去之后,吐蕃的声音就淡了不少。
因为从当前的情况来说,确实是吐蕃不仁不义在先。
炸毁公路,不还钱等等,早已经被李恪打上标签,想要抵赖不可能了。
而此时,苏定方平定了一座城池之后,再次开始进攻,向着另外一座城池而去。
在苏定方的骁勇善战之下,吐蕃的城池沦陷一座又一座,而其中的世家也是搬迁一家又一家。
更多的吐蕃百姓向大唐迁移过去,戎州城处也有人给他们登记,给他们指引新的地方去安顿。
最终,吐蕃诸多地方的军队终于集合完毕,又是十万大军。
松赞干布亲率十万大军,要和李恪决战生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