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都是旅客走出来的,因为山洞太过漆黑长远,所以没有走进过这里?
李恪想了想,觉得不太可能,必定会有像自己这种有好奇心,甚至有挑战心的人。
“我们祖先是为了避开战乱才搬进来的。”
“祖先有言,外面战乱从不会停止的,不如我们这里的安安稳稳。”
村长说道。
带着李恪走到村里的一口老井。
老井有一米多直径,清澈见底,约有三四米左右深。
“这是我们这里的古井,我在这里三十五年了,还没有见过它干涸。”
“只要它有水,我们就能够生存,就不用出去承受世间战乱之苦,何乐而不为呢?”
村长笑呵呵说道。
李恪看着古井,陷入了沉思中。
从村长所言,的确是能够起到自给自足的情况。
同时只要有水源,就能够有生命,就能够提供村民赖以生存的物资。
只是......随着人口的发展,这里不会出现土地兼并,村民竞争的情况吗?
自古以来,天下皇朝更替,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兼并不均,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叛乱。
皇朝的更替,最严重的就是土地的问题。
桃花源似乎也有不久历史,就没有出现争乱。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口生育的问题。
古代的百姓虽然表亲之间可以成亲,但同样也会有影响。
一代又一代,彼此的血缘之间就会出现接近的现象,最终后代就会出现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村长,你们桃花源大概有多久历史了?”
李恪询问道。
“不确定。”
“大概有一两百年吧。”
村长摇摇头笑道。
随即又带着李恪和阿史那云往其他地方去。
村庄不大,但同样也不小。
李恪粗略估计,袋盖有三百户人口左右。
平均每家每口五口人左右,也就是一千多号人。
不算是小村庄了。
李恪点点头,即将逛完整个村庄。
不过这个时候,李恪注意到村庄的另外一边。
那里有好几户人家,全都是关着门的,连窗户都是关着的。
“村长,那里没有人住吗?”
李恪好奇问道。
“没有。”
村长身体一颤,轻笑道。
“哦。”
李恪哦的一声。
感觉那边关闭着的茅草屋有人看着自己。
因为距离有点远,所以李恪不确定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