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沉声道。
是啊,岭南道很远,朝廷不好治理。
但是,当地的吐司和官员都是世袭制度的,势力根深蒂固,怎么还会叛乱?
要么就是那些土司和官员的问题,要么就是他们压榨当地的百姓,以至于他们叛乱。
可吐司和官员的力量太过强大,出现叛乱的时候,又有朝廷出兵征剿,帮助了他们平乱。
以至于朝廷一直都是治标不治本,叛乱一次又一次的出现,最终还是朝廷来处理。
“诸位不觉得吗?”
李恪反问道。
除了是当地的官员,还能是什么?
岭南道那边交通堵塞,据集团反馈回来的信息,报纸都没能在那里发行。
属于地大人少,且又是山多林多的地方。
“那陛下可有良策?”
房玄龄问道。
其实,关于是当地官员和吐司问题,他们也谈过。
只是,地区不同,哪里有哪里的制度,朝廷很难干涉得了。
太远了,根本就不好处置,政令去到那边,根本就不能够实行。
“改土归流!”
李恪沉声道。
他想到了大概的方案了。
大概是明朝时候朝廷想出来的治理方案。
这个方案彻底改变了岭南道的问题,将其真正由朝廷管理。
“请陛下明言。”
杜如晦等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明白李恪这个意思。
的确,单单是四个字,任谁也不明白李恪到底是要说什么。
“他们吐司制度朝廷难以改变,但是官员制度可以。”
“朝廷可以从中央派出官员,去岭南道为官,几年之后再调离前往去其他地方。”
“如此一来,岭南道的问题将会慢慢解决,岭南道也慢慢成为大唐的领土,而不是像现在这个样子。”
李恪沉声道。
“陛下,这个方法好,可是也有问题。”
“岭南道的官员世袭,他们不会同意我们从朝廷派官员下去的,阻力很大。”
长孙无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