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明令禁止,法不容情

......

次日。

云阳县令史飞跃就将写好的奏折带来给李恪。

李恪看了看,觉得没有问题,就让人带进宫给李二审批。

李二只要一日还是皇帝,那么李恪就不会随便做一些逾越的事情。

自然,发布章法这些事情,也不是李恪的职责之内的事情,是朝廷的。

但此事很快就得到审批,并且当天就通过,三省六部最终将章法发布出来,并且通告全国。

现在整个国家都在为了封禅一事让路,这条章法属于修路引起的,也可以归纳为封禅之事。

故而他能够快速执行,并且很快就通过发布。

史飞跃人才刚刚回到自己的岗位,就得到了消息,瞬间震惊无比。

他心中已经将李恪的位置摆得很高很高了,但是依旧觉得自己还是看低了李恪。

一时间,李恪在他心中的地位直线拔高,几乎都能够和李二平起平坐,远超过了李承乾。

从此,史飞跃的心中就立下了追随李恪的想法,并且在努力向李恪靠近。

因为立法一事,史飞跃立下了功劳,他的仕途很快会引来一次调动。

迁移法规向全国各地发布出去。

这次发布的政令直接向各村各个乡发去。

如李恪所想,真的有不少村庄正在谋划迁移的事。

本来有争议的地方,都是准备动用暴力去解决问题的。

但是这份章法的出现,使得很多打架斗殴事件死在胎腹中。

一时间,关于李恪的声望,竟然又增高了不少,民间知道的人更多。

对此,李恪并不知晓,也不曾介意,正在努力调整修路的事宜。

按照那天的推测,修路到泰山要两百五十天的时间是错误的。

因为一开始修路是很慢的,随后才会变得快起来。

但其实即便如此,世民大道也是不够时间的。

故而思考新的方法,又或者派更多的人也是很有必要。

但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每天都有人离职,导致生手工作程度慢。

而工作快速的熟手又离职,影响了工作的进度。

对此,李恪不得不改变方法,让熟手要带几天生手才能离开。

但即便如此,工程也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快速。

于是乎,李恪这边陷入了纠结的情况中。

工程要进一步地思考节约时间的问题。

而关于云阳县一事,却并没有停止。

有大臣就这件事,参了李恪一本。

说是修路影响大唐的发展。

对大唐的稳定造成影响。

对百姓生活不利。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