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李二没有任何反感。
毕竟身在皇家,哪有什么不争的?
只要不是手足相残,李二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陛下,蜀国公平定叛乱,剿灭东突厥十万俘虏叛逆,同时还救活镇军大将军。”
“臣以为,此两等大功,理应给予大奖励。”
中书侍郎岑文本终于站出来,恭敬说道。
朝廷上的气氛他不是不知道,但他也决定第一个站出来。
有人主动打破这片宁静的湖面,就很快有人想要将它恢复平静。
然后,就会越来越多的人出手,阻止或者支持李恪受到朝廷的奖赏。
“陛下,臣觉得不可。”
“蜀国公虽然有功,但是残杀五万手无寸铁的俘虏,惨无人道,有辱我大唐礼仪之邦的称号。”
“臣作为兵部尚书,臣觉得蜀国公过大于功,不能赏,还要稍微惩罚。”
兵部尚书侯君集恭敬站出来。
此人在女儿嫁给太子李承乾之后,就彻底偏向太子一系。
朝中大臣都能够很是明显感受到这点,都知道侯君集已经是太子的人。
但这也说不得侯君集不是,也弹劾不了侯君集结党营私。
因为侯君集是太子李承乾的岳丈,最多也只能说明偏向,而不是结党营私。
“陛下,臣以为侯君集不配做兵部尚书!”
“身为兵部尚书,他应该管理的是军事,以确下面士兵功过。”
“蜀国公平定叛乱,救镇军大将军,这就是军功,就应该表示肯定的态度。”
“而不是因为屠杀五万俘虏就犹如大唐礼仪之邦的称号,这个不是他应该考虑的。”
户部尚书萧瑀一站出来,就指着侯君集破口大骂。
他的嗓门一直都很大,大声说话的时候口水就会不自觉喷出去。
话还没说完,侯君集就感觉自己的脸被洗了一次,火气顿时就升起。
“我身为兵部尚书,管理的是军中事宜,但下面的将军品行就不管了吗?”
“我是给朝廷挑选品行上等的好将军,而不是一个只会屠杀,没有人道的刽子手。”
侯君集黑着脸,朝萧瑀大骂。
特么的,他总感觉萧瑀说话是故意喷口水。
每次别人和他说话,要是不拉开距离,准能被喷一脸。
这种感觉不是侯君集有,和萧瑀碰撞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放你狗屁吧!”
“李恪品行大家有目共睹,他哪里品行不好?”
“你举个例子出来,要是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老夫和你没完。”
萧瑀当即变得更加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