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默棘元白出狱,八国共谋连弩

确定吐蕃和百济两国使者代表被请走后才去。

鸿胪寺。

阿史那云到来的时候,其他的七国使者都已经在这里。

不过会议还没有开始,所有人都在等阿史那云的到来。

“路上耽误了。”

“抱歉了诸位。”

阿史那云拱拱手说道。

说着,向属于自己的空位走去,坐下。

看到众人都在这里,阿史那云的担心也松了下去。

“人齐了,我们开始吧。”

薛延陀三王子默棘元白深深看一眼阿史那云,沉声道。

西突厥和大唐平分东突厥土地的事情还没完,他不会这么放过阿史那云的。

不过现在颉利可汗逃跑,十万东突厥大军暴动占据幽州,而且当前还有其他事情。

所以默棘元白暂时不想追究阿史那云的事情,离开长安城之前,等着之后在一起算账。

“关于大唐要制造连弩的事情,想来大家已经知道。”

“连弩的威力我们还不知道,但比弓箭要强那是绝对的。”

“而且连弩这个词,让我想起汉人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诸葛连弩。”

高昌国代表沉声道。

这次会议他也是发起人之一。

是他和默棘元白两人商议过召开的会议。

稍微懂一点汉人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三国时期诸葛连弩的厉害。

当时中原混乱,三国争霸天下,打得不可开交。

然而,这样的情况下,周边的国家却依旧不敢入侵。

甚至时不时的被三国讨伐,简直就是大人欺负小孩子一样。

高昌等国虽然不愿意承认,但那时他们的祖先永远不是三国的对手。

同样的,也可以知道那个时候的汉人有多么的彪悍,武器有多么的强悍。

故而这个连弩,才使得原本都已经打算离开的八国使者,又再一次留下。

以确定到底是什么连弩?

威力如何?

能不能搞到手?

“我和薛延陀的意思是,将这种连弩弄到手!”

高昌国代表沉声道。

这里虽然是鸿胪寺,但八国的使者都在这里。

他们所在的这个房间被八国使团包围着,禁止一切谈论的事情外泄。

“如何搞到手呢?”

吐蕃国代表沉声道。

经过使团内部的商量,吐蕃国也想要连弩。

这么多年来,吐蕃一直借助高原的环境生存着。

但大唐一直在尝试适应吐蕃环境,让吐蕃感到压力山大。

如是大唐出现远超过弓箭的连弩,那么对吐蕃来说压力更大。

总之,大唐这个国家越强大,他们这些周边国家的压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