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眉头轻佻,顿时就来了兴趣。
难道魏征能看到报纸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影响?
正想询问魏征的看法,但却被人打断。
“魏征,此话怎么讲?”
李二瓮声瓮气开口。
脸上表情有几分不自在。
刚才还以为魏征是站出来维护自己。
却不想,竟然是夸李恪报纸的,而且还名留千史?
何来名留千史?
朕怎么没看出?
“是啊魏征。”
“我也很是不解。”
房玄龄也是疑惑问道。
难道说歪打歪撞支持了一件好东西?
其实在场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心中已经有些猜测。
只是觉得荒谬,不敢确定,而且他们之前没有了解过报纸。
众人看向魏征,想听听魏征的看法。
李恪也是如此,想听听魏征对报纸的高见。
“陛下,诸位,你们想啊。”
“消息通过人口口相传总会出现误差,第一个人传到第一百人的时候,可能已经不是原来的意思。”
“但报纸记录下来的事件不会啊,它会完完整整的,无论经过谁的手里,它原先的是什么意思,它传到第一百还是第一千一万人手里还是那个意思!”
魏征心中叹息,沉声说道。
消息通过人口口相传总会出现误差的事他深有体会。
当年玄武门之变,他心生死志,准备跟随隐太子而去。
但后来被李二说服,并且出使山东劝降行隐太子的势力。
去到山东后,魏征就面见了山东内隐太子势力的最高指挥者。
聊过之后发现,原来隐太子在玄武门之变前曾让人口信,让他次月五号带兵返回长安城。
而据魏征所知,隐太子的意思是当月五号让他带兵返回长安城的。
为了消息不被劫持而动用人工传信,然而才经过七个人的口,消息就完全变了一个意思。
如果当年没有出现这样的误差,也许玄武门之变就不会是那个结局。
“的确如此。”
“但距离你说的名留千史,是否有很大的不足?”
长孙无忌沉声道。
人人相传很容易出现误差。
这点无论是谁都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朝中、军中事件多是用信件传播。
虽然可能会有遭遇劫持的危险,但能保证意思不会变。
“不错,单是以此而言自然是不能够名留千史。”
“但这是白纸,这些字是印刷出来的,这里还有日期。”
“能存三年吧?能存五年吧?存放得好的话,十年也能保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