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惊爆眼球的是林夫子学堂,林夫子安排了四十人参加乡试,中榜者达到二十六人,占徽州府女子中榜人数的一半,这在大北朝引起了轰动。
今年是特殊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理解,首先是男子和女子乡试是分开来的,相互没有影响,男女之间不存在竞争。
与其说今年的乡试,面对的是全天下女子,倒不如说是林夫子学堂的专场,全天下没有那个女子学堂做到苦读圣贤之书。
众所周知,乡试考试内容集中在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三个方面,一般女子学堂很少教授这些内容,只有林夫子才认真教授这些内容。
看来在任何时候,机会都是给有准备之人的,古代科考,同样如此。
这次女子乡试,欧阳小玉毫无悬念斩获桂冠,获得第一名,高中解元,第二名亚元,第三名经魁,都被林夫子学堂包揽了。
赵玲玲无缘前三名,只获得第四名,这已经非常不错了。
赵贤非常高兴,之前他只希望自己的妹妹能知书达礼就行了,没想到她竟能中举,虽然含金量不是很高,可一家人已非常满足了。
李春娥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自己女儿竟然中举,即将到官府任职。
赵贤将二人叫来,询问她们有什么打算,是进入官府当官,还是继续读书,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
两人的想法一致,她们不想继续读书了,只要有个官身就行,帮助赵贤打理产业,尤其是欧阳小玉,她早就想出来,报答赵贤。
赵贤的想法是,赵玲玲今年已十九岁了,早已是个大姑娘了,继续读书已经不现实了,自己的产业是人才济济,根本不需要妹妹帮自己打理。
他希望妹妹能进入官府,并将自己的终身大事解决,有个幸福的家庭就够了。
而欧阳小玉,她天资聪慧,是个读书的料子,而且年龄尚小,就是参加三年后的会试,也才十七岁,到时候入朝为官,也不算迟。
经过与欧阳南商量,欧阳南也赞成赵贤的建议,于是去找欧阳小玉商量,欧阳小玉最终同意继续读书,参加三年之后的会试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