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道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建设的标准非常高,由于那个时候没有钢筋水泥,也没有沥青,想建成一条的高标准的官道,难度非常大。
古人非常聪明,他们建设出来的官道,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那时修建的官道,不仅道路宽阔,路面平整,而且质量还非常好,不易损坏,一些官道历经千年,至今仍在使用。
修建官道,首先要将计划修建路线上的树木砍掉,将地面松软的土层挖掉,直到露出坚固的底部。
做完这些后,便在道路两侧铺上路边石,来确定道路宽度,接下来再铺上一层大石头作为路基。
做完这些还不算完,还需要在石块表面铺上一些小碎石,使路面平整,接下来还要加一层焚烧后的熟土和石灰的混合物,避免路上生出杂草。
修建高质量的官道,需要动用大量的劳动力,不仅于此,还要有勘察道路的技术人员,运送材料的交通工具,负责铺平路面的推土车和洒水车。
最后,他们还要用牛马拉着大石滚,将路面碾压平整。
当然他们在修路时还要注意众多细节,比如说让路面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以方便雨水能及时排出。
有些路段,还要考虑在路边深挖沟渠,可以有效防止猛兽的闯入,造成事故,也能避免土匪打劫。
如果这条官道修建完成,从新县城通往京城的道路将缩短好几百里,由于按标准修建的官道,路面既宽阔又平整,将大大提高车辆通行的速度,缩短了赶路的时间。
修建高质量的官道,需要花费大量的银子,这些年来,赵贤依靠庞大的产业集群,赚足了银子,完全有财力来修建这条官道。
李广的十万大军,可为修建官道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李雪兴奋不已,一旦这条官道修通,自己往返京城,将更为便捷。
当然,修建如此重要的官道,并不是想修建就能修建,毕竟这条道路通往的是京城。
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将此事上报朝廷,如果能取得朝廷的支持,修建这条官道,将更为顺利。
李广立即动身,离开水仙镇,前往京城,准备面圣,只要皇上同意,修路的事情就能敲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