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赵贤与何宗文开始商量具体事宜,其实需要商量的内容也不多,矿监部已经拟定好了细则,他们只要执行就行了。
赵贤研究了一下,朝廷给出的价格的确优惠,如果自己花精力去开采,支出的费用肯定会更高。
与矿监部签下文书后,下一步便是购买硝石,制作肥料。
硝石有一定的毒性,生产肥料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想到这里,赵贤便与李广商量,最后决定在距离水仙村不远的山区,购买一块场地,建造工坊,用于生产肥料。
李广对此也非常期待,他希望第一批肥料尽快生产出来,希望晚稻能赶上施肥,提高产量。
接下来便是建设工坊,制作生产设备,购买生产原料。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乡试发榜的日子,这天水仙村一阵喧哗,几个官差敲锣打鼓,径直来到赵贤的家门口。
此时赵贤正好在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锣鼓声,便知道欧阳南中榜了,报喜的官差来了。
赵贤一阵高兴,赶紧从屋里出来,报喜的官差见到赵贤,赶紧躬身施礼。
“恭喜正阳侯,徽州府乡试成绩已张榜公布,水仙村欧阳南,在徽州府参加乡试的三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荣获榜首,高中解元。”
赵贤一听,高兴坏了,他知道欧阳南中榜无疑,没想到他夺得解元,要知道欧阳南今年才十一岁,还是个孩子。
欧阳南自幼聪颖过人,当初兄妹俩被赵贤收留,并送入学堂,好好读书。
兄妹俩将赵贤视为自己的恩人,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报答赵贤。
从进入学堂第一天开始,欧阳南便勤奋好学,苦读圣贤之书。
这是欧阳南第一次参加大考,便斩获乡试桂冠。这是对他这几年来苦读的肯定,也让他对自己的前程,充满着自信。
目前欧阳南尚幼,还没有达到当官的年龄,这就意味着欧阳南还要继续读书深造,继续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
赵贤知道欧阳南应该还在房间里看书,便让人去请,这可是他大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