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从浮渡山带回了不少的硝石,赵贤准备抓紧时间,将其全部产生成肥料,给冬小麦追肥,看冬小麦收获时,产量能达到多少。
接下来,赵贤开始组织人员,进行肥料生产,可以想象,生产肥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
几天之后,肥料陆续生产出来,李广便让人给小麦追肥,此时是小麦生长的黄金季节,再过一个月,小麦就开始抽穗。
赵贤抓紧时间生产,十多天过去了,带回来的硝石全部制作成肥料,这些肥料也很快施入麦地里,几千亩冬小麦全部追肥完毕。
此时赵贤和李广已得到消息,朝廷已安排工部官员前往浮渡山,进行对接,李广安排在那边的看守人员,已返回水仙村。
浮渡村整体搬迁的方案已经敲定,搬迁的费用由工部支付,等浮渡村搬迁完毕后,工部将对硝石矿进行开采。
赵贤准备等到麦子收割季节,看看麦子的产量如何,再决定是否大规模生产肥料。
一旦购买硝石作为原料,来生产肥料,加上人工和运输费用,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
做产业一定要进行成本核算,亏本的生意是不能做的。
这段时间,赵贤新建的工坊,大部分都已开工,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架设的运输线路,源源不断的运往码头,通过商船,运往各地。
尤其是火柴,自从产品投放市场以来,便供不应求,一开始赵贤只安排两个工坊生产火柴,
需求量太大,两个工坊的产量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便扩大生产,生产的工坊很快增加到五个。
由于火柴的需要量太大了,赵贤一不作二不休,又增加了五个工坊,这样一来,生产火柴的工坊就增加到了十个。
这样一来,产销基本上维持了平衡,可生产火柴的火柴棒又供应不上了,赵贤只得寻求更多的合作商,为自己提供火柴棒。
接下来便开始下雨,李广非常高兴,自己刚给小麦施过肥,这样的雨水,有利于小麦吸收营养,快速生长。
此时到了种植棉花的时候,今年的棉花种植,准备与往年一样,采取直接种植和营养钵种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