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过后,这部长篇历史《赵飞燕》即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生活总是喜欢攀登上坡路,脚步踩在高峰才感到愉悦。然而有人给自己带到上坡路是难能可贵的。作为一名作者,所撰写的文学作品能够出版问世,当然是一件高兴而欣慰的大事了。我从事业余文学创作这么多年,总是将出版界的领导和同志视为无比尊敬的师长和友人。

汉魏尚存贞石字,归方自号古文家。尊敬的读者先生:我现在告诉你们,长篇历史《赵飞燕》曾由花山文艺出版社于1999年2月出版发行。出乎意料,二十多年后,到了2021年,竟然以长篇历史《赵飞燕:三十六宫秋夜长》之名,又被中国文史出版社再版发行。本书的再版发行,是对作者的鼓励,也是对西汉历史文化的挖掘。在此,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中国文史出版社的领导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艺术存于贤者,师长胜似蜡烛。我要特别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梁玉梅老师。她是中国文史出版社的资深编辑,确实具有兰心蕙质的风采,且谦逊好学,尽职敬业。她与我至今尚未谋面,但是她却凭着自己的才识和勇气,先后选拔并担任我的两部长篇历史的责编,即《张之洞:坐对天池一长啸》《赵飞燕:三十六宫秋夜长》。梁玉梅老师对本书仍是一丝不苟地进行编辑,严格把关,力求作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从而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问世。欣喜之际,我向梁玉梅这位良师益友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从1987年到1997年,经过近十年光景的业余耕耘,我终于写完了《赵飞燕》这部长篇历史。我感到很欣慰。说句老实话,我的历史知识有限,写作功力不高,尚难驾驭这部较长篇幅的作品。但是,在朋友们的不断鼓励下,特别是在花山文艺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同志的大力支持、具体帮助下,终于使这部作品得以问世。在本书出版之际,我满怀深情地向花山文艺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创作《赵飞燕》这部的最初思想萌芽是1985年夏初。当时我到秦皇岛市新华书店去选购书籍,无意中发现一本不太厚的宋元笔记丛书,即宋朝人刘斧撰辑的《青琐高议》,我随便翻阅了一下,忽然发现《赵飞燕别传》,不禁使我想起“环肥燕瘦”的典故,好在篇幅不长,大约两千字,我怀着好奇心,一口气看完了这篇笔记。当时,我很受启发。随即,我便买下了这本《青琐高议》。那时,我正在秦皇岛日报社工作。回到报社后,我又仔细了《赵飞燕别传》。因为我青少年时期曾经读过一些汉史汉书及有关这方面内容的连环画册,所以对出生在汉代的赵飞燕、赵合德以及汉成帝刘骜这些人物产生了极大兴趣。我大约利用一个月时间,拟写了15集电视连续剧《赵飞燕》的创作提纲。但是,因工作繁忙,事务缠身,并没能下笔实施这个不太成熟的创作计划。俄国托尔斯泰曾经讲过:“除了该说的时候不要说。除了不得不写的时候不要写。你是作家,除了不得不写的时候决不要写。”我觉得各方面特别是史料准备都不够充分,所以绝不能动笔。不过,我没有彻底中止这种创作意图,而是不间断地查看了《中国历代皇后全书》《西汉演义》等,随之,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一串串生动故事、一个个鲜活人物,经过反复思考,认真比较,决定改为创作长篇历史《赵飞燕》。

由于有关赵飞燕和赵合德之史料稀少,加上自己的历史知识贫乏等原因,我决定边创作边参阅历史书籍。《辞海》中虽有记录赵飞燕这个人物,但是仅仅40个字。《青琐高议》中的《赵飞燕别传》虽说是撰辑了2000多字,粗线条地勾勒出赵飞燕、赵合德、汉成帝和赵飞燕的宦官王盛等少量人物形象,但是尚缺少具有政治意义的大量历史事件。这些史料距离满足创作一部长篇历史之需要,还是相差太远。有句古训:“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可见其意,只有读破万卷书,写起文章来文思才不会枯竭,正如源头之水不停地奔向百川。对照此训,深感空虚。于是,我四处寻书借阅,不惜花钱购书,收集了《资治通鉴》《汉书》《秦汉文化史》《未央宫》《皇宫五千年》《中国后妃列传》《二十三个后妃》《后妃传》《后宫艳事》《皇后之死》《中国历代名君》《中国历代名臣》《戒庵老人漫笔》《文史知识》等几十部书,见缝插针,抓紧,记录了上千条读书卡片。通过遴选和引照,大胆而审慎地对历史与野史、对传记与传说、对史评与杂记等加以综合分析和合理取舍,大约用了半年的业余时间,终于谋划出长篇历史《赵飞燕》的创作提纲和基本框架。

创作历史既要注意历史的真实,又要注意艺术的真实。《赵飞燕》这部文学作品,既然是历史,就要突出历史特点。而历史则是对过去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全面记载,也是给后人和未来提供的一面镜子。所以说,古人的书籍是文体的百科全书。

作为现代文学工作者,要创作历史题材的,不可忽视对后人和将来的影响,绝不能篡改历史,以讹传讹。法国萨特有句名言:“是一面镜子。”这就指出了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我在创作《赵飞燕》这部长篇历史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历史的轨道,认真汲取历史的精华,深入挖掘历史的内涵,有意突出历史的教益。所以,我一边执笔创作,一边学习历史,尤其对《资治通鉴》和《汉书》的参照。在不违背历史的真实的情况下,注意将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矛盾冲突融于历史之中,旨在使读者阅后深化对历史的认识,感受历史的教诲。但是作为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之一的,并不是全盘照搬历史事件和全部录用历史人物,必须经过分析与鉴别、比较与取舍、净化与遴选等过程,继而进行文学创作,并要力求实现艺术的真实。所谓艺术的真实,就是要符合生活实际,合乎生活常理。尽管艺术高于生活,但是艺术必须源于生活。因为创作的历史题材,除了为传播历史的知识方面外,还要为达到美的教化之目的。美的东西通过艺术来表达,艺术也就是美的东西。美就是真,真就是美。美所到之处唤起爱,“美是发自内部生命的光”。所以说,我在创作《赵飞燕》这部长篇历史时,始终不忘记艺术之真和艺术之美。作品中人物的生活以及事件展开场所的选择和描写,注重了历史性和艺术性,比较好地反映了道德的人格,鞭挞了丑陋的人性,表现了鲜明的爱与憎,从而揭开历史的面纱,探视历史的真相。当然,我不敢说,也不能说,本书之中所阐述和描写的故事都是确切无疑的。因为这种说法,已经抛开了艺术,更谈不上创作了,况且我已经诚恳地表示,我的历史知识有限,简而言之,艺术再现历史,理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作为赵飞燕这个文学化了的历史人物,她的人物性格、艺术形象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传说的再现。这与以往人们所见到的有关赵飞燕的传说书籍,其人其事、其貌其才,有着截然的不同。这种不同,来自对那段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识与分析,旨在还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人物以本来面目。

通过极少量的史料记载得知,纤弱惊人,荣宠盖世,汉代赵飞燕的名字已成了美女的代称。况又有“环肥燕瘦”之典故流传,唐朝女性羡慕杨玉环,即杨贵妃,喜欢体态肥胖,幻想成为玉环似的宫中贵夫人,而追随纤瘦的赵飞燕的汉代女性更是比比皆是,有两万多人,为了仿效瘦燕,实现“赵后腰骨尤纤细,善踽步行,若人手执花枝颤颤然”之目的,竟死于绝食的惨境之中。

众所周知,诸如丧周的褒姒、亡吴的西施、出塞的昭君、三国的貂蝉,乃至“马嵬坡下泥土中”的杨玉环等倾城倾国的历代宫廷美人,都能不同程度地被后人认识和理解。可是,唯有赵飞燕难以获得世人的同情和赏识,她那种骄妒、淫乱、残忍像无法摆脱的恶名纠缠着她,即使她具有体轻似燕、掌上之舞的美传佳话,也使她这个宫廷美人的形象显得惨淡无光。明代著名评论家冯梦龙第一次在《情史类略》中抛开传统的道德的腔调,对赵飞燕姐妹的才智进行了称赞,他把赵飞燕与赵合德列入“情爱”之类,并评议道:“人主渔色,何所不至,而能使三千宠爱在一身,岂惟色哉!其智亦有过人者矣!”

另外,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既然君临天下,统霸江山,他不仅将天下美好的东西据为己有,而且把天下数以万计的美女充实到后宫。其中,被立为皇后者,必然经过政治、才华、姿容等方面的遴选。皇后,居三千粉黛之上,主掌后宫大权,日随夜伴君王,焉能无才无智乎!由此可以推测并判断,跃居皇后宝座的赵飞燕,一定是一个才貌俱佳的女性。至于她的阴暗的一面,可以另当别论。

我在《赵飞燕》这部作品中,大胆尝试创新,一反常态弃旧,着力展示了赵飞燕的政治才能。书中比较巧妙地介绍了赵飞燕、赵合德先后被汉成帝刘骜选拔入宫的曲折和惊险之过程。当时的许皇后,权势如日中天,当然她要千方百计地阻止赵氏姊妹进宫。第五章“妒与尊之谜”中,着重写出了赵飞燕的才华和心计,以娴熟的礼仪和高超的诗词修养赢得了成帝的母亲——王太后的赞赏,这是第一步;在第九章“巫蛊出祸害”中,赵飞燕沉着应战,不畏强敌,在许皇后设计的巫蛊事件中,善于将计就计,一举战胜许皇后,这是第二步;第三步,赵飞燕能够大度包容曾经迫害她并阻止她进宫的淳于长,使得他主动劝说他的姨母王太后改变了“人卑不可为主”的想法,从而她顺利夺嫡并受皇宠。这,可在第十一章“飞燕夺尊位”中见详端。

笔下的赵飞燕,深知女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辩证关系。她心里清楚,女人的外在美不可能是永恒的,而内在美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她注意刻苦读书,加强修养,主动协助成帝处理朝中的政务大事,比如,第十七章“误诏除张渺”、第十八章“三牲祭神灵”中,可以看到赵飞燕不畏险恶、不怕困难,伴驾成帝赴河南视察黄河灾情,以及协助洪泛区官民战胜水害的动人情景。又比如,第二十一章“仿燕遭厄运”中,赵飞燕发现全国两万多少女仿效于她,绝食而丧命,立即以皇后名义,下诏停止此举。还比如,第二十二章“三遣段会宗”中,赵飞燕为了维护汉朝与乌孙王国的友好关系,冒着触怒君颜的危险,将自己从河南黄河岸边带回来的遗孤少女何柳、何槐送给乌孙王国小昆弥成婚。

同时,书中还从许多方面揭示了赵飞燕的奸诈和诡秘。她对定陵侯、卫尉、侍中淳于长一直怀恨在心,但总是表现出不忘前恩。当淳于长密谋“三公”之一的大司马要职和戏耍狱中许皇后的行径败露后,她不主动上奏成帝,而是利用手腕和计谋,迫使一向谨慎的新都侯、侍中王莽去揭发,从而使淳于长被成帝处死在洛阳,并且一箭双雕,让许皇后终于在昭台宫毙命。

书中对赵合德的描述也下了一定功夫。赵合德,其性格既凶狠,又胆大,她在指使冷艳、冷花挖掘巫蛊木偶人时,发现一条长蛇,立即走上前,伸手抓住长蛇,狠狠地摔在树干上。赵合德,柔媚动人,风情万种,“善音辞,轻缓可听”,这也是她特有的女性风采。因此,她深得成帝宠爱。她虽然没有姐姐那样横溢的才华、理政的胆识,但是其超人的姿色和夺宠的手段,似乎远远超过了姐姐。正当赵飞燕沉浸在母仪天下的荣华与威势之中时,双脚却踏上了班婕妤的那种宠极爱歇、妒深情疏的老路。赵合德这个昭阳舍宫的红粉佳人很快取代了赵飞燕的位置,成为汉成帝的又一个新宠。她们姐妹之间曾一度不和。特别是为了及早怀上嗣子,二人齐争燕赤凤而闹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多亏了她们的表姐、后宫宫长樊嫕从中调和,才得以和好如初。

本书还从反面无情地揭露了赵飞燕、赵合德惨无人道地杀害幼婴的一桩桩罪恶事实。不过,在此尤为注意揭示阶级的本质和遵照历史的真相。

“母以子贵”,这不仅是皇后和嫔妃们早已通晓的事理,而且是统治阶级早就定下的律条。然而,赵飞燕皇后和赵合德昭仪这一对红粉佳人,却不能给汉成帝生下皇嗣,这就意味着皇后和昭仪必然要走向悲剧的深渊。她们当然不愿意落得如此下场,于是要千方百计地进行扭转,哪怕是铤而走险。多情贪色而又盼望嗣子的汉成帝,一见赵氏姊妹确实不能生育,也就开始移宠,幸会她人。“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易变的君心,如秋风的肃杀,不让青春芳草长绿下去。于是,汉成帝长期欺骗赵合德,以去远条宫(赵飞燕皇后居住处)为借口,搪塞这位昭仪,而他却悄悄临幸后宫女官曹伟与许美人。当曹、许先后生子时,赵飞燕背后施设毒计,赵合德当面胁迫成帝,将成帝的两个儿子活活残害,曹、许和有关侍奉的宫女们也都被处死。赵氏姊妹灭绝人性的兽行令人发指。当时,有童谣道:“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

为了保住皇后的权力宝座,心高气傲的赵飞燕并不甘心自己遭受的冷遇和漠视。她见自己裸体沐浴仍不能吸引成帝宠幸,便借庆祝诞辰之际,邀请成帝参加,在宴席上回忆往日她被成帝宠爱的情景,从而激发成帝的情欲,当天夜晚临幸了这位久不同居的皇后,由此,她心生一计,谎言和假扮自己怀了身孕。聪明的成帝反而被她欺骗,信以为真,喜出望外,并大加关怀和犒赏。

赵飞燕为了摆脱伪装怀孕而不能生子的悲惨境遇,私下与中少府王盛密谋,准备购买和索取他人之子,以充自己刚刚生产的皇嗣。她先是密派王盛,去贺家村其兄王安家中,重金购买刚刚满月的婴儿,结果婴儿被活活闷死在圆形木制盒内。主仆二人发现器皿不透气,方致婴儿死亡。后来,她又命王盛拿一个圆形透气的竹器,再次去贺家村,索取贺岩之子。结果,贺夫人和牛莲花说啥也不应允,王盛受挫而归。赵飞燕狠毒如蝎,再次下令,派王盛伙同恰好返回后宫的燕赤凤率领后宫卫士,去贺家村抢劫贺岩之子。最令人痛恨的是,赵飞燕指示王盛等人,将自己的救命恩人贺岩杀死,把贺岩的亲生幼儿抢进皇宫。可是,天公不作美,王盛手提幼婴欲进远条宫宫门时,孩子突然啼哭,他唯恐被卫士听见,急忙折回。因为这些卫士都是成帝派遣来的五官署卫士,一经发现,全盘皆输。他几次欲进,几次未遂,只好将贺岩的幼儿暂且载到宫门外的广场上,待幼儿不再啼哭时,方乘骑提婴进入宫门。结果,这个婴儿已经冻饿而死。

《赵飞燕》这部作品,许多笔墨着力描绘了汉成帝这个人物形象。汉成帝刘骜于建始元年(前32年)登基执政,到绥和二年(前7年)病逝,享年44岁。汉朝史学家班彪曾赞曰:“臣之姑充后宫为婕妤,父子、昆弟侍帷幄,数为臣言:‘成帝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矣。博览古今,容受直辞,公卿奏议可述。遭世承平,上下和睦。然湛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于邑!’”班彪还惋惜地说:“建始以来,王氏始执国昆命,哀、平短祚,莽遂篡位,盖其威福所由来者渐矣!”为此,我在本书中对汉成帝作了一分为二的刻画。

汉成帝还算是一个比较正直的皇帝,尤其在他执政的前期。他为扼制外戚王氏家族的权势膨胀,也曾经做过努力。比如,他严惩过成都侯、丞相王商和曲阳侯、大司马王根,尽管母后王政君极力阻挠,他还是做了应该做的决定。此情节在第七章“圣君惩二侯”中足可看到。又比如,在第十六章“槛折旌直臣”中,他本想处死直言上书的谏臣朱云,但在左将军辛庆忌连续叩头、苦苦保奏的感喟下,终于将朱云赦免。还比如,当得知黄泛区河南一带发生特大水灾的消息后,他立即携赵飞燕皇后和有关卿臣及兵士们,昼夜兼程,赶到河南,视察灾情。我觉得,这是从历史的角度,给予古代皇帝曾经做过一些有利于百姓实事的折射。

但是,本书对汉成帝进行了多侧面、多方位的描写。对于他微行射猎、沉湎酒色和偏听偏信等丑恶行径,进行了无情的鞭挞。特别是他在用人方面,以同他来往密切、感情深厚,且又有裙带关系的人为任用重点,展示他用人不当、误国误民。他所册封的恩师、关内侯、丞相张禹和侍中、卫尉、定陵侯淳于长,就是他任人唯亲的佐证。另外,他身上亦有古代帝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劣迹。在朝廷讨论册立皇嗣的时候,御史大夫孔光提出与他不同的意见,这本来是正常的,但是,他的胸怀狭小,拒不容纳,将孔光的御史大夫之职降为执金吾。特别是,他对待卿臣们竟然到了荒唐儿戏而又令人愤慨的地步。天文星象变化,不应为怪,即使不解,也不应怪罪某个人、某个大臣。然而,他却把天象骤变说成是丞相翟方进理政不佳所致,于是下诏赐翟方进一死。

历史是前进的。即使在某一时期,社会受到邪恶势力的滞阻,历史的前进出现“螺旋状”,但是总会有正义的力量潜移默化地起到推动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本书中注意宣扬正面人物,歌颂正义,反对邪恶。笔下的高陵侯、丞相翟方进,智能有余,善学不止,兼通文法吏事,以儒雅缘饰,号为通明相,他不仅受到天子器重,而且受到群卿爱戴。他在协助汉成帝主持朝务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因势利导,支持正义,有时因处理一个重大问题而使自己被夹在君臣之间,但也能坚持正义,尽力周旋。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宰相肚里能撑船”。故槐里令朱云,曾与前御史中丞陈咸因斥责中书令石显专权误国,并驳斥石显的同党五鹿充宗,后又拜本弹劾丞相韦玄成怯懦无能而被成帝罚到边陲从役。朱云役满还乡,途经长安时,他又上殿面君,当着满朝卿臣的面,直言揭发无能而又贪婪的安昌侯、丞相张禹,并愿乞赐尚方斩马剑,断此佞臣头。结果,险些招来杀身大祸,多亏左将军辛庆忌双膝跪走,连续叩头,苦苦保奏,一连叩了十七八个头,额头上流下殷红的鲜血,方感动了成帝,将他赦免。像朱云这样的著世谏臣、狂直品格,确实值得称赞。当然,左将军辛庆忌亦称得上忠义之士,也是历史上的良将名卿。

《赵飞燕》这部长篇历史,尚称不上长长的历史画廊。不过,我最大限度地将诸多历史人物融于所涉及的若干历史事件之中,所披露的宫廷内部那种你死我活的尖锐斗争和腐败透顶的庸俗作风,反映了古代封建王朝官场上的没落穷途。丑的东西被彻底砸碎,是历史的必然;美的东西被人们讴歌,又是历史的光荣。同时,本书还将汉代的文化艺术、传统风俗、礼节礼仪等,与某些人物和故事情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给读者以新的再现。准确地说,我是在探索——不仅从赵飞燕、赵合德两个历史人物的行为和灵魂的深处发掘更多蕴含着深刻社会历史内容的东西,而且还从汉成帝刘骜、宰相翟方进、左将军辛庆忌、御史大夫孔光、光禄勋师丹、谏大夫刘向、班伯和曲阳侯王根、新都侯王莽、定陵侯淳于长等君臣之间的关系和瓜葛中,乃至导致政权的动摇、国家的衰退的原因中,领悟和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劣根性和失败必然性。从而企盼广大读者重新领略这段历史时期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内涵,并借鉴此书以领会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开阔历史视野,掌握历史知识,受到历史陶冶。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愿望,可能不一定达到这样的预期目的。亲爱的读者,由衷地希望你们给予指正。

作者 拟于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前夕 1997年冬

改于中国文史出版社再版之际 2021年春

21 目录 返回目录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