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我遇到一起背的题了

赵鹤和卢大郎交换了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

胡县令是本次县试的主考官,他身旁站着的八个人正是县学教官和拿着点名册的廪生们。

五个廪生拿着点名册分别站在了自己担保的考生旁边,五个廪生担保这三百多人,当然有的担保的多有的担保的少,但赵鹤是知道的,廪生每担保五个就要收十两银子,啧啧,廪生赚钱就是容易啊!

廪生是秀才里最好的一等,只有院试两场考试成绩都优异的才能成为廪生,以后自己也要努力当廪生,每年光给学子们担保就能不少赚!

廪生担保完之后,学子们就拿出了廪保互结亲供单出来交给县令换取试卷,县试第一场考四书二题和作诗一题,四书二题的试卷还分AB卷,A卷是二十岁以下的学子考,也叫做未冠文题,B卷就是二十岁以上的,叫做已冠文题,毕竟古代男子二十而弱冠。

赵鹤才十七岁,拿的是未冠文题,不过这两类试卷并无难易之分,只有采分时的宽严不同,考生们先领的试卷首题是四书二题中的第一题,也就是从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书中出题让考生们阐释。

坐在一平米半的考棚内,赵鹤把考篮放在了桌子下面,将草稿纸和这道题铺在了狭窄的石桌上,左右两边和对面都是考生,大家都在一个格子一个格子里头奋笔疾书。

赵鹤看了看题目是选自孟子里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这前半句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太典了,赵鹤在现代都经常听到,不过这句话被现代人曲解了,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而是舜在娶老婆的时候没有告诉自己健在的父母是为最大的不孝,也就是身为后辈要孝敬尊重父母才是。赵鹤先解释了一下意思,心里激动的不行,妈呀这一题被自己白捡了啊哈哈哈!

而后赵鹤开始从家庭的孝扯到了天子的孝治上面,大夸仁宗以孝治天下……由小到大,逐步递进,最后升华了主题,赵鹤激动的冒出了汗水,打开了竹筒水壶猛喝了几口水。

在草稿纸上打完了草稿后,赵鹤开始小心的在试卷上誊写,其实赵鹤的毛笔字是硬伤,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所以赵鹤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内容了,一个字一个字非常小心誊写,不出错别字,不乱抹涂画……

身边还有县学教官来回走了几圈巡考,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有考官过来在考生们的试卷上按了个戳,这是留个记号的意思,以这个戳来判断考生答题的快慢,从考生答得快慢来判断考生是否有抄袭的嫌疑,如果前面答得很慢而后面答得很快的话就代表着有可能抄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