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复翰林院修撰

书生升官记 思想有毒 2363 字 3个月前

自修好从南到北的驰道,从番禺到广州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都非常的方便。

不过水路更快,更稳起来。

广州府知府衙门内。

一群的青袍老头,补子全是大鸳鸯,坐于两边,正位之上是一个红袍知府方含。

“方大人,番禺杨大人这样搞法,明显玩过界了。我顺德的人口一个月流失了两三万平民,而且他们的炭煤等不少的商品流通过来,造成了我们的损失。”

“是的,知府大人,番禺从没有这样,大举修桥铺路,修码头和房子。我们的匠人也纷纷向他们地方而去,如此一来,这不是踩低别人,抬高自己吗?”

众官员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纷纷。

“杨大人,你有什么解释吗?”方知府侧眼向侧边的杨云方向,问道。

“大人,不思进取是不是过于保守。下官并没有强迫平民,民没撸走,只是有各好的生存条件,有饭吃,有钱挣,他们自己过来而已。”

“番禺短短几月,的确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商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省城也开始充斥了你们的商品。”

“方大人,我的方法很简单,大家都是平等的。为何你们当知县毫无作为,不思进取。短短几月,番禺县就向省城看齐,说明我广州一府之地发展潜力巨大。”杨云站了起身,怒视众人。

“杨大人说的有理,你们谁发展起来,都是我广州府的业绩。”

“方大人,你是说我们也可以这样吸引民众。”

“当然,只要不是强制,你们给平民的条件更好,他们自然就不会流失。”方含点了点头,太佩服这个状元知县了。

杨云对着众人抱了抱拳道:“各县可以到我番禺学习,大量的水车引水向高地,就形成了万亩良田。我广州府河流多,码头多又方便更是加强商品的运输与流通。”

“杨大人,只是这修桥铺路是好事,可每个县都不富,番禺有这么多钱吗?”又一个县令站了起身,不解道。

“各位大人,修桥铺路是要花钱,不过我番禺以路两边的商铺为作价,让富绅用钱换商铺。而钱又可以用来修桥铺路,如此一来,商业活了,地方繁荣了。路桥也修好了,何乐而不为。”

“好计策,杨大人真是高见。”

“各位,我只是本地人,当然是希望广州府变的更好。平民有了钱就会买东西,钱又回到了商人手里,而县里又收回了税收。如此一来,钱就活了,百姓的生活自然就好过了。”

杨云洋洋得意了起来,滔滔不绝,说的老头们接连的点头。

“好,杨大人还真是治理地方有一套。本官想保举你为本府同知,届时我广州府就会变的更为繁荣。”方含一拍桌子,兴奋了起来。

不愧为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