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赤焰帝国凭借本土作战的优势,还有大量的部队在快速向远江地区增援而来。
因此,如果两军在远江地区的战事陷入胶着状态,对圣约组织来说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
随着远江地区战事的爆发,关于制空权的争夺也随即展开。
自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远江空战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三月十九日,中午十一时,圣约组织出动了一千五百架战机与赤焰帝国的一千九百架战机展开了激烈而残酷的空中对决....
综合双方投入的空中力量,在战机数量上赤焰帝国方面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可圣约组织一方在战机的性能方面却占有较大的优势;飞行员的整体实力,也是圣约组织占有一定的优势。
因为,赤焰帝国虽然在战机数量上明显占优,可这些集结于远江地区的战机还是以初代的火烈鸟一型战斗机为主,这种被圣约组织称之为H-12的战机,与圣约组织大量投入战场的FK-103型战斗机和B-36型战斗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火族最新型的火鹰战斗机虽然已经开始列装部队,可优先补充的都是部署在火都城附近的空军部队....)
这并不是说赤焰帝国在技术上落后....而是火族在军用装备的研发方向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向,那就是:结构简单、可大量快速的投产和尽可能的节省成本。
想要达到这些要求,势必要在装备的性能上做出相应的让步。
火族军方认为,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生产的军用装备,可以让赤焰帝国在战争之中占据更大的优势,巨大的数量优势足以弥补性能上的些许差距.....
特别是赤焰帝国的气候比较寒冷,这些简单耐用的装备就更加突显其独有的优势了。
因此,对这场战争准备极为充分的圣约组织,对赤焰帝国制定的战略就是:尽可能的将战事控制在严寒的冬季来临之前,取得在赤焰帝国战场上的绝对优势。
圣约组织方面,甚至有人建议: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圣约组织在赤焰帝国作战的部队可以在冬季时间转为防御态势,待气候回升以后再行推进攻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