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彪本来不想再回到京师了,他的想法就是再战争结束之后,常驻安南清化,可此时皇帝陛下还是决定让黔国公府南迁,驻扎清化,而让他回到京师来。
实际上,石彪也知道皇帝陛下对自己产生的那一些顾虑,可天意难违,圣意更是难违,他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回到大明来。
朱见深看着石彪,顿了片刻后,继续说道:“朕知道你心里面有什么想法,朕也知道留在安南,永世不回京师,对你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石彪啊,你现在年不过四十,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你们石家的门楣,需要你还支撑,你叔父做不到的事情,你要做到,他得不到的东西,你也要得到……”
“留在安南,虽然也能建功立业,可你们的石家的功勋不在南方,而在大西北,在北方,辽东,你的敌人也不应该是那些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弱小之人,而是草原上的蒙古人,所以,朕还是让你回到京师来,辽东九边重镇,朕思来想去,只有大同最为合适与你,不过,你外出征战数年,此番好不容易回来,先在京师与家眷好生团聚一番,任职与五军都督府,等过了年,你在出发去大同述职.”
朱见深之所以选择让石彪去大同,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他能在西北有所建树,还是想着他能够将哈密卫打造成一座不可攻破的碉堡,成为大明在西北对抗蒙古,继而西进。
“多谢陛下体谅。”石彪赶忙应道。
而石彪说完之后,朱见深轻声说道:“虽然过了数年,不过,朕每每想起为朕挣扎沙场,平定女真,纵横辽东的石家叔侄,也是颇为心痛,石亨当年所犯之事,无异于谋反,但朕仍念起战功,不愿使其拖累家人,更不用使其拖累与你,朕的苦心,你应该知道。”、
朱见深说完之后,重重的叹了口气。
说白了,当年石亨之死,作为皇帝的朱见深再其中也扮演了推手,但主要原因是再石亨自己,即便没有朱见深擢升陈瀛为宁国公之事,即便朱见深再石亨占领交州城,控制安南的北方后,给了他安国公的爵位,也不会改变他现在的这个结局。
人性的软肋如此,不能改变……
而此时,朱见深重重叹口气,也不算是拉拢石彪的心,他真是有感而发。
而石彪听完皇帝陛下的这句话后,又赶忙跪下身去:“陛下,臣清楚,叔父乃罪臣,他当年所做之事,无异于携兵胁迫陛下,陛下宽厚仁德,允许婶母以及两个兄弟留在京师居住,并未降罪责与他们,石彪只怀着一心感恩,心中不敢有任何想法。”
”起身吧,给朕讲一讲在安南的战事,朕想好好听一听,安南的风土人情……”
“谢陛下。”说着,石彪便站起身来,而后便开始给皇帝陛下讲述这些年,他在安南经历的大小战事,以及安南内部的诸多细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