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下旨停朝三日,并要求礼部侍郎前去钱塘,妥善安置于谦的身后事。
在第二日,朱见深下旨意,追封于谦为太师,其子于冕为忠信侯,在河南,山西,江西等地,于谦所任职过的地方,建起怜忠祠,在于谦故里设置忠杰牌坊,忠武祠……
第三日,礼部在徐有贞的张罗下,为于谦上谥号,文正……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
内外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内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洁曰正,图国忘死曰正,内外无怀曰正,直道不挠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仪不忒曰正,精爽齐肃曰正…………
文正也是文官的最高谥号,华夏历史中,共有三十人,大明朝至今为止,也就只有一个方孝孺是文正的谥号……
朱见深允之。
第四日,礼部发祭文,布告天下……
到了第五日,皇宫又有旨意……
于谦匡扶社稷,大功与天下,又为帝师,多年不辞辛苦,允配享太祖高皇帝庙堂,居于正殿,位列中山武宁王徐达,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之后,在岐阳武靖王李文忠,宁河武顺王邓愈,东瓯襄武王汤和,黔宁昭靖王沐英之前。
这道旨意下来之后,官员们都多少有些不理解,这也不符合礼制。
因为太祖庙堂正殿这些人中都是开国的功臣,而且都是追封王爵,太祖高皇帝的好兄弟,于谦并不是太祖爷洪武朝时期的臣子,他去了太祖配庙,多少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而且,按照正常的规矩来说,当今陛下也没有这个权力替太祖高皇帝做主……
于谦可以在太宗文皇帝配庙享受供奉香火,也可在仁宗皇帝,宣宗皇帝,太上皇,或是当今陛下之后的配庙供奉,这都能理解,可于谦是当世之功,不是开国之功,换句话来说,朱元璋也不认识他啊,神位排在太祖配庙,互相见面之后,多少有些尴尬吧。
可朱见深的旨意,不是跟官员们商量的,即便官员们有些上奏也被朱见深统统无视……
朱见深知道不合适,还专门这样做,就是为了突出于谦在自己心中的地位,突出他的功劳,也是为了给日后的于谦增加传奇的色彩,不至于到了后世,一部大男主的戏都不给于谦安排上,让诸多的人提起于谦,想到烫头的……
……于谦去世,传至京师,朝野哗然一片,帝哭之,几近昏厥……
夜深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