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阳子马钰金贞元年间登进士第后,分配在一个县里管摄六曹(即兵、刑、工、吏、户、礼)。大定年间遇重阳子王嚞授以道术,遂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同拜王重阳为师,改名钰,号丹阳,后在莱阳游仙宫羽化。后开全真遇仙派。元世祖至元六年赠封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世称丹阳真人。著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
马丹阳曾长期寓居河南汝州北街。他精通医术,善针灸,所创“马丹阳十二神针”甚为有名.明杨继洲在其所著《针灸大成》中载有《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言其疗效“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最后并说此针的传授原则:“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好)人可传授,非(不合适的)人莫浪(乱)说”。
传说,一日在山中漫游之际,他忽然看见虚妙真人,而其余在场的人却不能看见。曾作《归山操》诗:“能无为兮无不为,能无知兮无不知。知此道兮谁不为,为此道兮谁复知。”言语飘逸,人们争相传诵,却少有能解者。只有邱长春赞马丹阳是“手握灵珠常奋笔,心通天籁不吹箫。”(上诗与赞,均见阎士选《海上七真人传》)。马丹阳继承全真道,自创遇仙派,广收门徒,弟子众多。平日,马丹阳传真布道,咏歌谈笑,欣然自适。1204年12月27日,突然对他的弟子们说:“今日当有非常之喜。”不一会儿,竟阖然仙逝。终年61岁。
马丹阳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不仅能诗善文,而且还擅长针灸疗法,常无私周济贫苦。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被封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
罗非手持手机迅速的点出了丹阳子马钰的资料,瘦子商贩一看自己说的东西人家都能查到,也就讪讪的闭上了嘴巴。
“你说的这个东西我要了,开个价吧,不要太离谱了,这个东西也就是比较少见,至于价格吗我这里也是能查得到的。”
瘦子商贩一看自己的策略没有奏效,也不气馁依然还是枪舌如簧,对于罗非说的一些东西他自然是不会否认,但是他说出的东西也是听起来非常的玄幻。
“小伙子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个东西你试试,可是有些分量的这个可是乌木制成的,这个价值你可就能想得到了。”
在中州民间,阴沉木即炭化木,蜀人称之为乌木,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神木”。阴沉木的形成久远,据可考资料记载:远古时期,原始森林中的百年千年名贵古木,由于遭受到突如其来的重大的地理、气象变化,有的被深埋于江河湖泊的古河床、泥沙之下,有的被埋藏在缺氧的阴暗地层中,时间长达数千年,甚至几万年,它们历经激流冲刷、泥石碾压、鱼啄蟹栖,以致形状各异,姿态万千。经大自然千年磨蚀造化,阴沉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其质地坚实厚重,色彩乌黑华贵,断面柔滑细腻,且木质油性大、耐潮、有香味,万年不腐不朽、不怕虫蛀,浑然天成。古籍中记载个别树种还具有药用价值。它集“瘦、透、漏、皱”的特性于一身,不愧享有 “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的美誉。
特别是明、清时期,阴沉木尤其成为各代帝王建筑宫殿和制作棺木的首选之材。清代帝王更将其列为皇室专用之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致使阴沉木更加稀少。
严格说来,阴沉木已超出了木头的范围,而应将之列为“珍宝”的范畴。这是因为,在故宫博物院的“珍宝苑”就珍藏有阴沉木雕刻而成的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可见其珍贵的程度已远远不是一般木头所能企及的。阴沉木家具及艺术品就其质地、文化价值和升值前景看,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甚至已经超过了名贵的紫檀木。
罗非听完差一点笑出来,不过这人说的东西倒也是不错了,可惜他吹牛也吹错了地方,并没有说道点子上。
“好了,你说了这么多,你觉得可信度是多少?我只是看着这个东西好玩,不要觉得我必须要这个东西,你开个价钱吧,要是可以我就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