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认为刘海粟先生的画不足以国粹来形容的话,我无言,刘海粟先生的这副仿画恐怕超出了他的本身的价值了吧!”
罗非轻轻的一句话,顿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不是因为刘海粟先生的画不值钱,而是因为真正刘海粟先生的画传世的不多,不是他不画,而是得到他的画的人都作为传世瑰宝了。
根本那就不会去交易的,最近的一副不到两平尺的刘海粟的小画都卖出了,八千万的高价,要是这副画真的能证实是刘海粟先生临摹的画卷,恐怕其价值最少是要用几个亿来衡量了。
刘海粟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罗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4年秋始任副校长,1919年7月始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外人都是只知道刘海粟的油画和素描,对于刘海粟先生晚年创作的泼墨国画了解的就比较少了,这样一来,大约都不知道他从西洋画派转为国画的经历。
那么罗非现在手里的这幅画恐怕就能有力的说明了一个一生传奇的画家到底是怎么成长起来的经历,所以说这幅画的价值会远远的超过画的本身的价值。
这就是一个鉴赏家的眼力了,罗非说完了这句话,就连乔悦天都差点跳起来,这幅画的发现可能就是刘海粟先生重要的转折点啊,所以这幅画的意义不是一般的画卷能比较的。
所以说这幅画虽然不是真品,但是实际上的价值有可能完全超过真品的价格,不过在这里哈市要好好的琢磨一下了,毕竟这个东西可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尤其是他在晚年上了十次黄山这个本身就是个迷,根据刘海粟自己说的他一生最爱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海粟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涵。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壮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的登临纪录。而他以黄山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包括速写、素描、油画、国画,总量蔚为壮观。他在十次登临中体现出来的不断攀援、不断超越的品格精神,更可令人敬佩,引作启迪。
刘海粟的黄山画,按描绘物件,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表现黄山整体气象的,如画黄山云海,泼墨泼彩,大红大绿,亦庄亦谐,似真似幻,又静又动,给人以壮阔苍茫,雄浑磅礴,气象万千之感。
第二类是描绘黄山局部景观的,如画天都峰、莲花沟、狮子林、平天虹,粗犷处任意挥洒,精细处着力点画,时而线勾,时而泼墨,时而点彩,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给人以雄奇绝秀,幽深怪险,仪态万方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