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高梁河之战的两位主角,辽景宗耶律贤,宋太宗赵光义

赵匡胤:蜀国?

李艾:赵光义统治期间,蜀国百姓困苦,在王小波李顺的领导下揭竿而起,占领了成都,自称蜀国,赵光义派兵打了很久才平定下去。

赵匡胤:我擦,这么快就用农民暴动了,可以啊,你个臭弟弟。

李艾:赵光义在军事上真的是铁废物,特别没有识人之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赵光义得知了交趾国(越南)内乱,就派兵攻打交趾国,希望恢复汉唐故土,结果在白藤江一战,先赢后输,自此之后交趾国就彻底独立脱离了华夏的版图了。

汉武帝刘彻:废物。

李世民:废物啊。

李艾:还不止呢。后来耶律贤病死了,他的儿子耶律隆绪即位,萧太后辅政。赵光义也想欺负欺负孤儿寡母。于是派遣潘美、杨业、田重、曹彬、崔彦进五位大将分东中西三路,以东路为主再行北伐。结果又是先赢后输。东路军大败,中路军和西路军都只好撤退了。其中西路军杨业兵败被俘,拒绝萧太后的招降,绝食三日而死。(杨家将的故事)自此之后宋朝就对辽国处于守势了,不再进攻。

赵匡胤:就这?干啥啥不行啊你。

李艾:大国打不过就算了,连西北的党项部落也打不过。宋军在对党项族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战役中屡次失败,最后宋朝只好承认了党项部落的独立地位。

赵匡胤:服了,一个小部落都打不过,我再问你迁都了没有?

赵光义:迁都干嘛,我觉得东京挺好的啊。迁劳民伤财啊。

赵匡胤:我当初真是信了你的邪,我当初应该力排众议迁都长安才对。现在你这搞的辽国不一定啥时候的直下黄河了。

李世民:就这水平,你还叫太宗,你有啥优点啊?

赵光义:我政治上进一步重文轻武,限制节度使地位,彻底巩固了文官政治。

李世民:武将一再被打压,怪不得打不赢别人了。

赵光义:我还让人编写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等,我大宋的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昌盛了。

赵匡胤:呵呵,就这?你看看李煜的文化水平不甩你十八条街,有用吗?

赵光义:所以我就毒死他了,让他有才。

李煜:我去你****。

李艾:最后说说赵光义的继承人问题。他的大儿子赵元佐自幼聪明,赵光义也早就想让他当太子,可是四叔赵廷美被赵光义逼死之后,赵元佐就疯了,有一次还在宫中放火,所以就被赵光义废了。

接着就是二儿子赵元佑,水平也还行,赵光义也培养了很久当了开封府尹。(因为赵光义是开封府尹,所以宗室担任这个职位就代表储君,类似于东晋的琅琊王。)可是后来赵元佑也病死了。

赵光义:心塞啊,大儿子疯了,二儿子死了,最后在寇准的支持下只好立了三儿子赵元侃(宋真宗赵恒)为皇太子。

李艾:立了太子两年后,赵光义就病死在皇宫了,终年59岁。

秦始皇:可以啊,你不是高粱河之战受了伤吗,还能活这么久,不错了。

李世民:你们宋朝真的拉胯,交趾国也丢了,燕云十六州也没收回来,朝鲜半岛就更不用说了,西北的党项都打不过,安西凉州之地更没戏了。真是让人呵呵。

李艾:马上让你更呵呵的皇帝就进群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