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寻常百姓一天做工的工钱,也不过几文钱啊。
一百人,一人一天一百文。
虽官方规定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但是在民间,实际上换不到这么多,一两银子只能换八百文。
这样算起来,一天,可就要近乎要十三两白银的消耗啊!
忽然,毕长丰明白了。
刘秀给自己钱做什么了。
只是,毕长丰方才拒绝了,现在,若是真的要做,那可就是自己掏腰包啊。
“刘大人,难道衙役不够你用?若是不够,还有捕快啊!”毕长丰面露无奈:“何必还要从新招募人手呢。”
“毕县长,方才你可不是这般说的,说只要是我吩咐的,你都会去做。”刘秀道:“至于那些钱,你还是拿着,不然你可就要倾家荡产了。
对了,再去找几个木匠过来,我有大用。”
倾家荡产?
上官婉儿有些诧异。
堂堂一个知县,居然连一天十三两银子的工钱都拿不出来。
“下官遵命!”
只要不是贿赂自己的,毕长丰就算拿了,那么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至于责任,刘秀都说了他来担了。
毕长丰走后,上官婉儿始终想不明白,不知道刘秀到底要做什么。“你到底要做什么?”
刘秀问道:“婉儿姑娘,你说,造成这一次永州大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那当然是天灾啊!”上官婉儿道。
“不,根本原因在于,百姓的粮食太少了,因为永州产粮不够,粮价本就虚高,故而百姓家中存不了多少粮,官府粮仓也更加存不下多少粮食。”刘秀道:“再加之那些卖粮的家族,一个个都是掉钱眼里了,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说的倒是通透,可是又能如何?”上官婉儿道。
“当然有啊。”刘秀眼神微眯:“我所要做的,就是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上官婉儿被刘秀身上所传达出来的自信给感触了。
但是,她怎么样都想不明白,刘秀到底如何做,会一劳永逸。
“大人,您找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