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石老都石化了,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葩的事情。
不过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只要李想说的是真的,那么熬过这个冬天,就不是问题。
到得此时,一众百姓顿时高兴起来。
赵醇和李想的话,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不同于之前,在城外,虽然有赈灾大营发赈灾粮食,但是这种情形,所有人都知道,不可能会持续很久,然而,他们对此也毫无办法,只能多混一日,便是一日,前途渺茫。
现在赵醇确实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高兴过后,便有人开玩笑的问道:“殿下,可否借些银子?”
赵醇闻言,微微一笑,“能啊,各县,不日便会有一家,名为赵氏钱庄的钱庄开业,若是有需要银子的,到县衙登记之后,皆可去借救济银子。”
那人本是一句玩笑话,然而,赵醇却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一众族老,不由得,又是一愣。
“银子也能借?”
“那利息是多少?”
有脑子活络的人急忙询问。
赵醇嘿嘿一笑,“陛下筹建了赵氏钱庄,目的便是为了给与百姓方便,遇上灾年,便可到钱庄进行借贷,渡过难关,”
“陛下念着百姓疾苦,推出青苗贷,只要是农耕所需,到县衙登记,开具证明,便可到赵氏钱庄借银子,银息年一,一两银子,一年只要十文钱的利息,往后若是有需要急钱购买农具或是卖种子的,皆可青苗贷。”
此言一出,又是一阵躁动,不过这次,可不是愤怒的躁动,而是高兴的躁动。
往年一旦有灾情,粮价蹭蹭往上涨,比如,在这之前,山东的粮价,已经达到了恐怖的十六两一石,多少人,为了活下去,卖人卖地,没钱了还得去借高利贷,这就是一个死循环,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差,富人的日子,却是越来越有钱。
赵氏钱庄的出现,等于给了他们希望。
一两银子,一年只要十文钱的利息,这就等于是白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