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李想早有准备,朝着永嘉皇帝再次躬身道:“陛下,臣以为,这府学和县学,不必过多的花银子,能够考上童生的学子,只要不懒惰,总能养活自己。”
“他们缺的文章书籍,充实见闻,陛下可以下令收集起来,统一印刷一批,在府学和县学,建立书楼,给与学子们借阅,一套书籍,可以轮流借读,长久使用,如此一来,不用花费太多的银子,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李想对于县学府学,提出了“图书馆”的概念。
永嘉皇帝听到李想的话,顿时眼睛一亮。
对于永嘉皇帝来说,只要是能省银子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永嘉皇帝嘿嘿一笑,“此事,朕准了,你们国子监,负责收集书籍文章,然后来找魏监,内务府负责印刷书籍。”
皇帝陛下,一言定音,随后,便是最重要的镇学。
这才是改变大乾读书人格局的事情。
一旦镇学建立起来,整个大乾的读书人,就会成倍的增长,大批人,脱离文盲,至少是识字算数不成问题。
国民整体素质水平随之提升,社会生产力也会跟着提高。
“陛下,臣已经在房县平安镇推行了试点,平安镇学,不日便会正式启用。”
听到这个永嘉皇帝也坐直了身子,“百姓对镇学的反响如何?”
李想嘿嘿一笑,“陛下,您是没看见,臣发布告示之后,那些百姓,纷纷称赞陛下英明呢!”
永嘉皇帝见状,不由扯了扯嘴角,“平安镇现场的情况,他自然收到了消息,只不过这话从李想嘴里说出来,中感觉别扭。”
永嘉皇帝摆了摆手,“说正事吧,一间镇学可容纳学子几何?所费多少?”
“陛下,平安镇的人口一万余人,按照比例,臣暂时规划了两百名学子的名额,所费银钱约三千两。”
李想将这个费用凑了个整数,毕竟你不知道后面,还要不要再追加投资。
永嘉皇帝闻言,点了点头,“按照这样的规模,大乾的人口来算,至少要建两万间镇学,那就是六千万两。”
想到这里,永嘉皇帝朝着魏老太监问道:“魏监,钱庄可能拿出这些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