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问你,那严立仁是北绒探子,此事可属实?”
见魏老太监谈起正事,李想也收起了脸上其他的表情,正色到:“这一点是他亲口承认,毋庸置疑。”
说着,李想从怀里掏出一本奏折,递给魏老太监。
“这是严立仁给陛下的奏折,也是他的遗书!”
魏老太监见状,连忙接了过来,打开就看了起来。
魏老太监首先看的是字迹,确实是严立仁的笔迹,这才看起了内容。
“陛下圣安,臣严立仁请奏,臣本名木勒,少时奉命南来......,臣唯愿乾绒两国,休兵罢战,百姓安乐,如此,臣纵使身死亦能含笑矣。”
奏折的内容,洋洋洒洒数千言,讲述的是严立仁的一生,他少年时就奉命潜伏大乾,数十年来,几乎分不清自己是北绒人还是大乾人,他又北绒的血脉,大乾的感情,左右为难,内心煎熬,最后选择自杀。
看到这里的时候,魏老太监和当时初见这封奏折时一样,长长的叹了口气,这严立仁虽然是间谍,但是他的一生都留在了大乾,功过难书,让人惋惜。
奏折的最后是一份长长的名单,那是韩嵩党羽遗留的隐患。
百余名字,看的魏老太监太监眼皮直跳。
这份名单中的人,朝中和外地的官员都有,官职最高者,居侍郎之位,知府也不少,大多都是四五品官,最低的也是八品县尉。
如此庞大的势力,竟然一直隐藏在朝中,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这让魏老太监如何不为之震动。
正是因为这份名单,李想才将自己主动送进了刑部的大牢,因为他也不确定,自己到底该将这份奏折和名单交给谁,此刻他只信任永嘉皇帝。
这份名单他也不知道有没有流传出去,因为严立仁身边的随从不见了,包括李想的给他的炉子图纸。
这才让李想不敢随意动作,张首辅要将杀人的罪名安在他的头上,他也不辩解,而是让郑钧通知陛下,等永嘉皇帝的命令。
而且因为严立仁的死,韩嵩党羽,自然心焦,需要搅混朝堂,这才有了魏王和汉王两方人马相斗的场景。
因为两系人马中,不少都是韩嵩党羽。
只是两位皇子,却不自知。
张首辅隐隐感到不对,但是皇后一直针对他,让他无暇分身,来弄清楚此中的原由。
这才造就了现在的局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