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吩咐完,便坐在班房里喝茶等着录译官,将李想的考卷送来。
然而三人手中的茶还没喝两口呢,录译官就回来复命了。
三位主考不由脸露疑惑,“难道这录译官,没有录译,直接将原卷拿来了?”
随后就摇了摇头,打消了这个想法,自录译制施行以来,阅卷官只能查阅录译考卷,这是写进大乾律法中的,除非录译官不要命了。
既然不是原卷,那这速度也太快了吧,你有十只手,也不够啊!
很快,三位主考,就知道为什么这么快了。
当录译官表情便秘的将手中的答卷,交给三位主考后,三人脸上,顿时表情各异。
主考杨大人脸上面沉如水,副主考钱大人满脸错愕,副主考刘大学士双目突出。
“此子,当真胆大包天,会试伦才大典,竟敢交白卷,简直目无王法,无耻至极,有辱斯文,本官要上奏陛下,将此人剥夺功名,永世不得参加科考!”
良久之后,主考杨大人,脸红脖子粗,气的脸上的胡须都要翘起来了,大喊着要上报李想交白卷的无耻行为。
自从科举制度建立以来,这恐怕是第一次有人在会试上交白卷的,简直开了历史的先河。
人家青史留名是因为诗才能力,李想却是因为交白卷。
钱大人有心维护,但是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干着急。
刘东阳则将几张答卷翻了翻,然后眼前一亮。
因为夹杂着的考卷中,终于看到了字迹。
“主考大人且慢,此子,并不算交白卷!”
钱大人连忙将脑袋凑了上来,果然看见试帖诗的答卷上,挥毫泼墨,竟然多达五十六个字。
钱大人看了两眼后,情不自禁的喊了一声。
“好诗!”
杨主考闻言,顿时脸黑了下来。
这都不算交白卷?
还要为此人洗白?
见两位副主考还要为李想说话,不由怒气更甚,吹胡子瞪眼的,大声喝道:“两位大人,此乃会试伦才大典,岂能如此儿戏?”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