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既然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发难,必然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我们此刻出兵,正中她的下怀!”

另一位谋士点头附和道:“李大人言之有理。这些年来,王爷虽然手握兵权,但武曌也并非毫无作为。她暗中笼络了不少朝臣,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如今西域三十六国又宣布臣服于她,我们此刻若是起兵,便会被天下人视为乱臣贼子,师出无名啊!”

“那依各位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杨景环视众人,沉声问道。

“当务之急,是弄清楚武曌究竟有多少底牌。”李大人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王爷,老夫认为,武曌此举虽然突然,但并非没有预兆。

这些年来,她暗中拉拢西域势力,笼络朝臣,显然蓄谋已久。

而王爷您这些年功高震主,早就引起了她的猜忌和不满。

如今她羽翼已丰,便迫不及待地想要除掉王爷,独揽大权。”

“哼,这毒妇的心思,我早就看透了!”

杨景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只可惜,我念及旧情,对她一再忍让,没想到却养虎为患!”

“王爷,现在可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啊!”一位将领焦急地说道。

“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对策,否则一旦让武曌控制了局势,我们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李大人,依你之见,我们现在该如何破局?”

杨景转头看向李大人,眼中充满了期待。

李大人捋了捋胡须,沉吟道:“王爷,我们不妨来个将计就计...”

李大人捻须笑道:“王爷,武曌要您进京‘祝寿’,摆明了是鸿门宴。

但她既然想玩,咱们就陪她玩玩。依老夫之见,王爷不妨假意应允,待到寿宴那日...”

他凑近杨景,低语一番,杨景的脸色由阴沉逐渐转为兴奋,最后竟放声大笑起来:“好!好计策!先生真是妙计!就依先生所言!”

李大人拱手道:“王爷英明,老夫这就去安排。”

当天夜里,一匹快马便冲出摄政王府,直奔帝都而去。

马上之人正是杨景的心腹侍卫,他带着杨景的亲笔信,信上只有简短的几句话:三日后,帝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