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食品物资柜’里。
选了两瓶水,以及一块巧克力。
作为高能量食品。
战争中,巧克力可以补充体力。
水自不必说。
这是‘生命之源’。
在旧世界里。
短视频中的人做菜时。
就经常会说:
——“把‘生命之源’搞里头儿。”
即,把水放进去的意思。
为了获取更大的流量。
很多做菜食品的人,总会另辟蹊径。
比如明明是母鸡蛋。
非要说是公鸡蛋。
甚至……还有说是战斗鸡下的蛋。
吸引别人好奇进行评论。
也能给别人留下更深印象。
包括一些名词。
也会故意往流行词语身上去靠。
这导致很多小孩子。
提起历史上的诗人,完全不认识。
反而会将其认为是某款游戏里的角色。
久而久之。
词语原有的内涵没了。
完全被商业利益所捆绑。
什么解释能获利。
就会据此重新塑造一个形象。
诚然,这里面存在艺术的价值。
可被商业捆绑的艺术。
终究要服务于商业利益本身。
曾被认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内容。
一旦不符合商业利益,就会被瞬间抛弃。
比如旧世界里。
一部分游戏角色,被塑造出较好的性格。
但为了获得他国的市场利益。
就选择抛弃这种性格。
让这些虚构的游戏女角色。
以极为暴露。
且不合人设的样子。
去讨好这些人的市场利益。
这就是艺术被商业捆绑的典型。
玩家所崇拜的,是游戏角色的艺术性。
包括但不限于他们的信念,外形,性格等人设,以及相关的设定等因素。
然而,却忽略了艺术被商业捆绑这件事。
这就导致,拥有游戏角色的游戏厂家。
可以随时根据利益需求。
去调整游戏角色的人物设定。
通俗来说。
在作为艺术之前。
游戏角色本身。
只是厂家用来赚钱的商品。
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崇拜于被利益所捆绑的艺术。
必然也会:
——被利益捆绑住个人对该艺术的情感。
于是,玩家就经常会感觉到。
自己被某一角色‘背叛’了。
……
——咕噜咕噜。
我一口气喝了大半瓶水。
正要过马路时。
我才想起来,自己忘看红绿灯了。
恰逢此时。
一辆汽车袭来。
正当我欲闪躲时。
只见那汽车自发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