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袅袅茶香

做什么?这不仅仅是对吉娜的挑衅,更是对正义的践踏!”

其中一位看似领头的身影,在阿米莉亚愤怒的目光下微微一颤,但很快又恢复了冷峻的表情,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威胁:“阿米莉亚,不要干涉我们的事,否则,你和你的朋友都会成为这场风暴中的牺牲品。”

然而,阿米莉亚没有退缩,她的眼神更加坚定,仿佛已经下定了某种决心。她缓缓向前迈出一步,每一步都似乎在凝聚着周围空气中所有的勇气与不屈:“我阿米莉亚,从不是畏缩之人。今天,无论你们是谁,有何目的,我都不会让你们伤害我的朋友和无辜之人!”

这一瞬,整个空间似乎都因阿米莉亚的坚决而颤抖,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即将爆发的力量感。而吉娜,虽然被撞击得暂时失去了意识,但那墙壁上密布的裂纹,却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她不屈的意志与即将到来的反击……在科举的浩瀚征途中,王辰的心中仿佛燃烧着不灭的自信之火,他自诩为文曲星下凡,对蟾宫折桂的荣耀深信不疑,那份从容不迫,仿佛已将功名握于掌中。然而,智者深知行胜于言,王辰在自信的光芒下,亦不忘脚踏实地,每日与书为伴,勤耕不辍。

唐诗的韵律与政论的锋芒,对他而言,如同囊中探物,轻而易举。但经史子集这片浩瀚的知识海洋,即便是记忆超群如他,也不免偶有遗珠之憾,生怕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某个重要的篇章从脑海中悄然溜走。于是,王辰的生活里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即便是穿梭于市井喧嚣的酒馆之间,手中也总不离卷,书页间仿佛藏着通往金榜题名的秘密通道。

今日,阳光正好,王辰照例踏入他那充满故事的酒馆,手中紧握着那本承载着他无数日夜心血的经史子集。一番简单的清扫后,他目光温柔地掠过后院那几株生机勃勃的秧苗,仿佛在为它们加油鼓劲,随后便悠然自得地坐在前厅,翘起二郎腿,沉浸在书海之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充实。

正当思绪随着文字飘远之际,一阵熟悉而又略带陌生的交谈声,如同春风拂面,悄然飘入耳畔。那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夹杂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如同一曲即将奏响的序章。王辰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书,目光穿透书页,聚焦在酒馆那扇即将被推开的大门上。

随着门扉轻启,一切疑云烟消云散。来者正是他的得意门生小李,身旁还伴随着一位身份显赫却略显虚弱的青年——太子李承乾。小李的话语中满是叮咛与关切,提醒着身旁那位病弱青年要注意礼数,不可对老师有丝毫怠慢。这一幕,让王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来,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如此重要。

李承乾踏入酒馆,目光瞬间锁定在王辰身上,那份尊敬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动作之标准,言辞之诚恳,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对老师的深深敬意。“学生见过老师,愿老师福寿安康,万事顺遂!”这简单的几句话,却如同春风化雨,温暖了王辰的心田。

王辰轻轻合上手中的书,目光中闪烁着欣慰与期待。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师生相聚,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与承诺。在科举的征途上,他将继续携手学生,共赴那场属于他们的荣耀之战。那一刻,王辰的脸上仿佛绽放了春日里最灿烂的花朵,他缓缓起身,声音里带着不容抗拒的温暖与亲切:“诸位,无需拘礼,快快请坐,让这方小天地也沾染几分家的温馨。”

李承乾闻言,身形一转,如同春风中轻摆的柳枝,轻巧地拉过身旁那位仿佛林间小鹿般怯生生的青年。这青年,身形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眼神中闪烁着对新环境的好奇与不安,就像是初入森林的小鹿,对四周的一切都充满了戒备与好奇。

王辰的目光温柔地落在青年身上,心中暗自揣摩:这定是个心性纯良,却又极易害羞的孩子。他嘴角勾起一抹鼓励的微笑,声音柔和得如同春日细雨:“孩子,别怕,这里没有吃人的猛兽,只有愿意倾听你心声的朋友。慢慢说,我们都在。”

青年闻言,那原本紧抿的唇瓣微微颤抖,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斗争,最终,他鼓起勇气,声音细若蚊蚋:“我……我……”话未说完,脸已红至耳根。

李承乾见状,连忙在一旁助力,轻轻摇晃着青年的手臂,眼中满是宠溺与鼓励。终于,青年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对着王辰深深一鞠躬,声音虽轻却坚定:“学生李暮云,参见老师!”

这一声称呼,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了王辰心中的层层涟漪。不祥的预感瞬间被证实,他心中暗道:这突如其来的“老师”二字,除了李家那群活力四射、又各具特色的兄弟们,还能有谁?再联想到门外隐约传来的“五弟”二字,一切便豁然开朗。

王辰心中不禁苦笑,这李家,还真是人才辈出,连这看似弱不禁风的小五,也是家族中的一员猛将(尽管目前看起来更像是一朵需要呵护的温室花朵)。他轻轻拍了拍李暮云的肩膀,将他扶起,目光转向李承乾,带着几分戏谑几分认真地问:“小李啊,你这家族,还真是枝繁叶茂,这位也是你李家的小公子吧?”

李承乾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老师,您真是料事如神!这位正是我家老五,小五,您以后直接这么叫他就成。”

王辰心中暗自腹诽:这老李,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生产机器”,家里孩子一个接一个,还个个都是好样的。不过,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家族兴旺、人才辈出的象征吗?想到这里,他也不由得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小五啊,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大家庭。”王辰的话语中充满了温暖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个羞涩少年未来绽放光彩的模样。还以为一切尘埃落定,正打算举杯庆祝项目圆满,不料老李这“老顽童”又蹦出个惊喜——小五横空出世!这简直是男丁队列里的隐藏关卡,让人不禁好奇,老李的“儿女大军”若是全数点卯,怕是要上演一出“李家新兵连”的壮观景象,男孩女孩加一块儿,都能直接组建个小兵团了。

说起来,老李这家伙,真乃人间“播种机”,生育能力堪比春天的细雨,润物无声却生生不息,那叫一个“虎父无犬子,也无弱女”。王辰心里头那个佩服啊,直想穿越屏幕给老李来个现场版的“点赞三连”。

念头一转,王辰打趣地用手肘轻轻撞了撞身旁的李承乾,笑道:“小李啊,你老爸这是打算把十二生肖全占齐的节奏?你老实交代,家里还有没有隐藏的‘老六’、‘老七’、‘老八’等着亮相?我这小酒馆,可别成了你们李家的家庭聚会大本营了。”

李承乾闻言,脸颊微红,故作沉思状,挠了挠头,带着几分腼腆答道:“师父,咱们李家就我这几个兄弟加上几位姐妹,再无其他兄弟了。您就放心吧,这酒馆还得留着咱们专心学艺呢。”

说到这李世民的天家,子嗣众多自是不必多言,但李承乾心里明镜似的,真正能称为“手足情深”的,除了那争宠不断的魏王李泰和温文尔雅的蜀王李治,也就剩下一个同样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吴王李恪了。至于其他庶出的兄弟,多是点头之交,平日里难有交集,更别提聚在一起把酒言欢了。

李承乾暗自思量,这样的关系网下,自己确实没有理由再带着那些关系疏远的兄弟姐妹来打扰老师的清净。毕竟,这里是知识的殿堂,而非家族的欢聚地。人数一多,气氛就杂了,更重要的是,那份珍贵的师生情谊,怎能轻易被稀释呢?在一片熙熙攘攘之中,人声鼎沸如同春日里百花争艳,却也不免让人心生几分嘈杂之感,仿佛每一句轻语都夹杂着对师者敬意的稀释。但这并非全然出于对学问的淡漠,而是家族庞大,枝叶纷繁,每一声笑语都承载着各自的喜怒哀乐。

试想,即便李氏一门共饮一水之源,宛如星辰共属于夜空,却也有皎月与繁星之分——嫡系与旁支,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与点点微光,各自闪耀,却也隔着无形的界限。在这片星辰下,唯嫡亲之血,方能踏入那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接受智者王辰的悉心点拨。

李承乾,这位家族的栋梁,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告:在这片星光璀璨中,唯有他们五人,是并肩前行的嫡亲兄弟,其余的,皆是家族繁茂的旁枝,虽同根同源,却难享此殊荣。

王辰听闻,不禁莞尔,双手负后,步伐中带着几分逍遥,口中戏谑道:“幸哉幸哉,若非仅五位高徒,倘若满天星辰皆入我门,我这小小师门怕是要被挤破了天去。”言罢,他话锋一转,调侃道:“不过,老李啊老李,你这生育能力也是了得,难不成是专研了什么‘子嗣繁茂’的秘术,时不时就要给这世界添几分热闹?”

这话一出,李承乾是又好气又好笑,心中暗道:老师啊,您有所不知,上次那位可是家中小妹,长乐公主李丽质,真正的兄弟,满打满算也就四位。但这话又怎能轻易说出口?皇家的秘密,如同深宫中的秘宝,只能深埋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