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贾诩偏偏没有事。
当然,有人说是因为贾诩之后立了大功,但其实以贾诩在曹营的经历来看,其一直在韬光养晦,并没有出彩的表现,后期几乎和程昱一样成了透明人。
二就是陈寿的记载,裴松之注的三国志中,宛城之变的起因,改成了是张绣决定偷袭曹操,而贾诩从头到尾根本没有出现过。
裴松之做注十分严谨,不会无缘无故删除人名,想来是掌握了一些关键性的史料证据。
另外一个可以作为佐证的,便是曹丕写的典论,关于宛城整件事情的记载中,也没有出现过贾诩。以贾诩在曹营的地位,曹丕断不会一点都不提及。
南北朝史官推测,贾诩离开段煨投靠张绣,是在张绣宛城突袭曹操之后。
因为贾诩和李傕郭汜关系紧密,出了很多计策针对张济,两边关系并不好,此时张绣能接受贾诩的投靠,应该是处于突袭曹操后害怕报复,急于寻找盟友的心理,所以才会接纳贾诩,作为和段煨搞好关系的桥梁。
从动机上看,南北朝史官的这种推测更加爱合理。
其三是,贾诩可能早就和曹操有所勾连。
其最关键的证据,便是曹操早就和李傕郭汜有过来往。
裴注《三国志·钟繇传》引《世语》——太祖遣使从事王必致命天子。
这时候曹操在袁绍麾下,还是关东联军势力的一员,所以王必到长安后,李傕、郭汜认为关东诸侯打算自立天子,虽然现在曹操派使者来朝,但不是真心,就准备把王必扣留下来,不领曹操的表忠。
此时黄门侍郎钟繇劝解李傕郭汜两人,打通了两边的关系,由此曹操的兖州牧也被曹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