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互相拆台

一直困扰冀州的问题,从来就不是缺少人才,恰恰正是因为僧多粥少,才导致人心不齐,从另一方面讲,没有一个能够压服众人的领军人物,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从后世来看,三国势力都有自己指定的领头人,蜀国有诸葛亮,吴国先后有周瑜鲁肃陆逊,魏国有戏志才郭嘉荀彧荀攸司马懿,每个时期都能保证有个出类拔萃之人,来压服其他掾属。

当然,这也会导致领军人物威望日增,三国君主性格的不同,导致对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也最终决定了三国命运的走向。

现在摆在冀州势力面前的,便是谋士不齐心,追究其根源,在继承人的争端。

袁绍并不是迟迟没有立下继承人,他早就明示袁尚做继承人,但偏偏袁尚的能力和威望又不足以服众,袁绍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有意放手让袁尚领军,培养其在冀州军中的威望。

如果给袁尚三五年时间,其争气的话,倒是很有可能达到袁绍的期望,但袁绍偏偏却身体撑不住了,提前离世。

这彻底打乱了冀州势力的长远规划,这导致冀州士族无论是在人心还是前景的预测上,都出现了极大的动摇。

冀州士族尚且如此,更别说许攸了,他本来雄心勃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结果袁绍的死,彻底让他熄灭了最后一丝念想,因为许攸知道,如袁绍那种看重旧情的人,自己再也遇不到了!

所以许攸现在想要寻找出路,他第一时间所选择的,却并不是袁尚。

虽然许攸是袁尚的人,而且当前因为逄纪意外身死,这其实是争夺袁尚谋士的大好机会,但许攸却早已经心生退意。

一来是因为他自忖无论是能力手段,都无法和冀州士族比拼,袁谭既然敢对逄纪动手,自己要是为袁尚效命,说不定哪天就会被袁谭盯上,从而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