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叔伯什么时候把银子交到贤侄这里,我就什么时候拿着名单去找周将军。”张之极说道。
很快,十几万两银子就摆在了刘学跟前。当然,由于新币的发行和取缔银两的流通,摆在刘学面前的自然不是真正的银子,而是十几万银币的支票。
银子交上去后,周遇吉果然没有再为难在京营任职的勋贵子弟,他的精力从一开始就放在了选拔士兵的事情上。改编就是裁汰老弱,挑选合格的士兵,因为周遇吉本身就在京营任职,对于京营中谁有真本事,谁是草包他心里是有数的。
挑选出来的士兵被分成了五个部分,分别由五名将军收纳这些挑选出来的士兵,他们分别是廖辉、孙应元、黄得功、于高磊和从关宁军调来的何可纲。
五名师长中廖辉和何可纲都是出自关宁军,不同的是廖辉更早依附刘学,而何可纲则是新调来的。刘学之所以把何可纲纳入皇家陆军的行列,是因为他的“不发一言,含笑而死”,足可见其忠义。
孙应元和黄得功跟周遇吉一样,原本就是京营中比较有名的将领,而且实力证明二人确实是有将才的,黄得功后来甚至成为南明“江北四镇”之一。
于高磊原本是京营中一个小小的百户官,带着麾下士兵进入信王府成为信王的护卫。在日常与刘学的接触中,于高磊和沈炼一样渐渐被刘学所折服,然后效忠于他。于高磊本是一百户,用他做麒麟军团的一个师长可能有些小材大用,但刘学手下太缺人才了,所以也只能将就一下了。
新兵训练是和挑选士兵一起进行的,刘学派了一百名近卫军充当教官,每凑够一千名士兵便开始一波训练。等禁军和上直卫进入京营接受改编时,上万名士兵已经接受了一个多月的训练,即将结束新兵训练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突然从京营内传播了起来。消息说皇帝有意要把训练完成的京营派到辽西去锻炼一番,以增强京营的战斗力。
这个消息一经传开,勋贵们又慌了,他们把子弟送进京营是去混资历,混前途的,可不是让他们去打仗的。让勋贵子弟们到辽西去和建奴玩命,开什么国际玩笑呢?
消息传开后不久,那些刚花了上千银元好不容易把子弟留在京营的勋贵们傻眼了。尼玛啊,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不花钱让家里的孩子留在京营了。后悔归后悔,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虽说进入京营的都是不能继承自己爵位的儿子,但那也是儿子啊。
“贤侄,嘿嘿,世叔又来找你了。”还是成国公朱纯臣,还是一副贱兮兮的表情。面对众多的勋贵,张之极笑脸相迎,然后他伸出一根手指说道:“这次周遇吉涨价了,想离开京营可以,一万银元。”
“什么?一万银元?他周遇吉怎么不去抢?”听完张之极的报价后,勋贵们脸上的肉抽搐了几下。尼玛真黑啊,这简直是黑到家了。
“高吗?世叔,文秉的命还不值一万银元吗?”张之极反问道。
一万银元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对于这些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勋贵们来说却也算不上很多,所以尽管很不情愿,但最后大部分人还是交了钱的。
有交钱的,就有不交钱的,当然不交钱的并不是说家里拿不出这些钱,而是他们的子弟有骨气,或者说比较自大,觉得自己当兵就是为了杀敌立功。以前他们没机会上战场也就罢了,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了,怎么会退出京营呢?
对于这些执拗的孩子,勋贵们也有些无奈,最后经过一番争执,大多想要留下的勋贵子弟都如愿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