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些日用品,我有用。”说完,刘学从衣兜里掏出一叠百元钞票递给父亲,“这钱你拿着吧。”
“行。”刘崇海接过钱,说道:“一会儿卸完货跟你叔他们去吃饭店。”
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来的又都是自己人,因此不到两个小时,两大车货就全部进了四间新房。
给司机结算了运费,司机便开车走了。虽然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饭点已经过了,但对于到来的十几口子人,饭店老板还是笑脸相迎,点完菜后,饭店老板便去招呼厨师做菜了。
一顿饭外加五十块钱,这就是刘崇海给兄弟们的酬劳。两个小时换来一顿饭和五十块钱,这个酬劳要超出这个时代的酬劳标准一大截子。如果是以前,刘崇海绝对不会这么大方,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前几天李建设打来电话,说了刘学发财并要给他办一个养殖厂的事情,一开始听到这个事情,刘崇海是不相信的,但经过李建设的一番解释,他这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让李建设给刘崇海打电话是李清婉出的主意,也唯有李建设打电话,刘崇海才会相信刘学发财的事实。不这样做的话,等刘学拿着巨款回到家里,刘崇海还指不定怎么想呢。
吃完饭,回到家里,刘崇海问刘学,他发现的那个藏着古玩的地洞隐藏好了没有,要不要自己跟着一起先把地洞里剩下的古玩弄回家里。刘学说,地洞自己隐藏的很好,这个时候就不要去动了,要是让人看到就啥都没有了。刘崇海一想也是,刘学发现地洞的那天是下雨,外面没几个人,如果现在去弄,这大清白日的,万一被人看到就全完了。
傍晚,刘学东下班回家。刘学把那张五十万的银行卡给了哥哥,他说:“哥,这里面有五十万,我记得你说过我未来大嫂家是开暖气炉厂的,你拿着这钱是去入股也好,是开个新厂也好,就全由你自己做主了。”
对于刘学的一夜暴富,一时间让他父母和哥哥有些难以相信,但经过这几天的沉淀,他们最终还是坦然的接受了。这大概是老天爷开眼了,终于让苦了这么多年的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背地里,刘崇海没少感谢老天爷。
刘学是周六去的燕京,等他回来时又是一个周末。就在他回来的第二天,刘学东去了对象家,他打算先和未来老丈人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决定是入股还是自己建新厂。
周日,刘学随便找了个借口把家人都支出去,然后他把新房里存放的货物都收进了壶中仙界里。也是这一天,李志辉带着一个十几人的团队开车来到了刘家村。
在和刘崇海商议了一下建设养殖场的事情后,一行人直接去了市政府。
九十年代中后期,华国经济开始腾飞,GDP这个词在新闻联播中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而在各地方官员的升迁中,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硬性指标。拉投资一度成为地方领导们紧盯的一个事情,各地的经济开发区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雁翎市是一个县级市,是一个连三线城市都算不上的小城市,如果不是因为华北石油的总部在这里,雁翎市恐怕现在还在叫雁翎县。对于这样的小县城来说,拉投资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这里没有吸引资金的任何优势所在。
另外,在来雁翎市的前一天,李志辉让堂兄,也就是李建国的大儿子给雁翎市一把手打了个招呼,因此当一行人乘车抵达雁翎市政府的时候,雁翎市有头有脸的领导早已等在了这里。
邢建国是雁翎市副市长,在雁翎市几个副市长中排位比较靠后。昨天市一把手给市委领导班子开了个小会,会上一把手说今天会有一个燕京来的商人来市政府洽谈投资,需要大家高度重视这个事情。为了让大家不至于轻忽慢待了这位燕京来的商人,一把手说这个商人的背景很深厚,是一个根正苗红的红三代。
会议上,一把手叮嘱众人,尤其是邢建国,他是处理正华电子厂事情的主要负责人。一把手叮嘱他一定要把正华电子厂的人看住了,明天千万不能让他们再到市政广场来拉横幅了,万一让燕京来的商人看到,就太有损市政府的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