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泥腿子罢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不仅仅是赵括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如今整个大夏国的共识。
尤其是苏浮刚才还在打瞌睡......
“臣有一策,可解夏汛之危。”
苏浮很自信,前世几千年积累下来的防洪政策,说出来必然能震惊朝野上下。
他甚至刻意停顿了一下,先将这些文武百官们的期待值拉满。
“上蓄,中防,下排。”
“上蓄,即是在汉江的中上游地区寻找合适的位置修建水库......”
苏浮侃侃而谈,颇有一股指点江山的气概。
但......满朝文武的神色,貌似和自己想象中震惊模样大不同。
怎么一个个都是错愕、嘲讽的眼神?
唉?
那个...吏部尚书,你特么的有点不厚道了,竟然捂嘴憋笑?
笑吧,笑吧,等老子整个策略一出,直接震的你们三观崩塌炸裂!
完全不知情的苏浮,依旧滔滔不绝的说道:“中防,对河道边坡或坡脚进行防护修缮,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做到防冲不防淹......”
“下排......”
讲了长篇大论,苏浮说的是口干舌燥。
但整个朝堂众人的反应,紧接着却是嘲讽声、谩骂声一片。
“竖子,跳梁小丑耳,当满朝文武是傻子不成?”
“可笑,可悲,剽窃状元郎的策略,稍加修改而已,竟然当成自己的策略。”
“哈哈~简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笑闻,笑死老夫了。”
“赵大人,可有何想法?”
“......”
朝中大部分人,已然开始挖苦讥讽,尤其是文官集团,文人最忌恨的便是剽窃。
但被一些文官点名的状元郎赵括,此刻却痴傻的呆愣在原地。
他是文德殿内少数特意留心苏浮的人之一。
他那打瞌睡的姿态,偶尔东倒西歪回过神,接着又瞌睡的滑稽,可是历历在目。
而且,这‘上蓄,下排’的策略,还是他和云天书院的老师,详谈冥思几日才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