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最后的询问

“文还没下了,你就给我安排上活了?”

“赶紧去,我这忙着呢。”

马凡放下电话给财务、飞行、运行、标准、货运几个部门的人分别打了电话, 要求他们在周一之前把报告重新梳理一遍,针对那种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进行深入的研究。每个点至少要提出三个以上的反诘,并且针对不同情况的反诘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按马凡自己的话就是,市府这笔钱,咱们要定了。

到了周五的时候,市府正式的通知下发到了津门航,在周三下午两点,在津门市府会议室召开津门货航筹建质询会,主要针对筹建报告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询问。质询会过后市府会提出相关出资方案。如果津门航同意的话市府这边就可以走流程了。

“刘洋,你小子还是有点能力啊,消息还挺准的。”

“那你以为咱们这么多年白混的了。”

“正好,几个部门交上来了自己的材料,你再帮我过一遍。然后到时候咱一块去开会。”

“发过来吧,周一我给你,周二你看一眼。时间正好够。”

“行。”

到了周二的时候,马凡带着所有准备好的质询问题和解答和陶正过了一遍,也就是演习了一遍。觉得也没什么问题了。到了周三,陶正、马凡带着刘洋三个人直接就奔到市府去了。

“三位同志到了哈,请坐,不用紧张,咱们今天说是质询,其实就是我们对这个报告还有一些不太明白的想在请教一下几位,毕竟航空方面我们都不是专业的,还是得问你们专业的人才行。”

“领导太客气了,请领导们随意发问,能解答的我们一定知无不言。”

“首先啊,我想问一下,这个为什么我们不在一开始就引进大型的那种货机,要从这种小的开始呢?”

“是这样的领导,如果一开始就引进大型货机比如说747这种,一旦在开航初期我们的载货量不够的话,那么航线成本我们都收不回来,也就是说,用大型机飞一趟赔一趟,但是如果用这种737的中型机,可能我们飞四趟,平均下来有两趟半是赚的,那这样就比大型机要来的划算的多了。”

“那我们预备在什么时候引进这种大型机呢?”

“目前我们想的是通过用中型机打开市场,大型机的话要等我们彻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有一定的货源和稳定的客户之后再行引进,这个主要是考虑到了整体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来考虑的,航空业并不是大就是好,大反而在很多时候是一种负担。这种负担在某种程度上会把公司压垮的。比如说原来江城有一家货运公司,开航初期引进的就全是747这种大型货机,结果因为没有足够的货源,到最后资不抵债,落了个破产的下场。套用一句电影的话,这就是步子太大了,容易扯到蛋,虽然糙了点,但是确实是这个道理。”

“嗯,我没什么问题了。你们别的几个部门,有什么问题么?”

几轮交锋下来,不得不说公司的人还是有点水平的,问的问题几乎都是在前面准备的过程中提到的反诘的问题。就算有不是范围内的。金融经济方面的交给刘洋去回答了,运行的交给陶正,别的就让马凡去忽悠了。

“很好啊,我看大家都没什么问题了是吧。那么陶正同志,我现在代表市府向你们宣布市府的初步决定。我们决定津门货航的注册资本为45亿元,初期按照三架飞机标准进行引进,出资方面市府出资51%,津门航空出资49%,所有的生产运营工作由你们负责管理,市府不做任何方面的插手,我们只在党建和干部任命方面提出建议。最终要通过津门货运自己组建的董事会,党委会和总裁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执行。给你们两天时间回去请示,有结果及时告知我们,我们也要走手续的。”

“好的领导!我这就回去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