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皇帝看向容铮,示意他继续。
“针对外患,首要之务在于强化军力。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提升,关键在于提升全体将士的身体水平与军事技能。
虽说以目前的国情来看,全民尚武并不现实,但可以激励有志之士,经常进行武力活动,朝廷选拔有志之士进入军队。
慢慢地,军队的整体实力自然会增强不少。”
“兵部每年都会在京城举行武艺大会,选拔民间的有志之士进入军营培养。”皇帝缓缓说道。
容铮轻轻摇头:“圣上明鉴,很多武功不错的平民百姓,苦于没有盘缠,无法来京城参加。再者,朝廷留给他们的武职位置太少了。”
“确实是问题,那容爱卿有什么良策吗?”皇帝追问。
“臣建议可以效仿科举,实施武举制度,从县级、府城级、省城级,乃至京城,开展全国范围的多轮选拔。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将国家内最优秀的武者纳入军队,为国效力。
如此,老百姓也能从政策中看到学武的出路,自然会有越来越多人愿意练武。
哪怕不参加武举,这些人通过服役进入军队,普通士兵的总体身体素质会优于从前。”
“扩大范围是有必要,但这意味着朝廷要提供更多的武职位置出来给到平民百姓。”皇帝眉头微蹙,目光锐利,
“你可了解,朝廷目前的武职在一定程度上是世袭的?
若是如此而为,遭到多大的反对不用朕告诉你吧?”
容铮早有准备,从容道:“圣上,这不意味着要将武职世袭的制度连根拔起。
可以将地方政务管理的位置留给军功显赫的功臣后代,这是功勋卓著的武官理应得到的奖赏。
而通过武举选拔出的人才可以派往前线,做专业的事,增强前线战力。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能着急替换,可以每年或者三年举行一次全国范围的大选拔,逐渐更替,视情况有计划地核定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