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欢喜有人愁,冯轩文、黄毅、陈语杰都落榜了。
这场乡试是正式科举的初步人才筛选,汇聚了全省范围内众多的应考生员,高达上万人,参与者更是不乏有应考多年、学识积累深厚之辈。
规模很大,但录取率却极低,可见竞争之惨烈,唯有极少数人能够脱颖而出罢了。
但若是因这次落榜而沉沦,消极不已,无法调整心态,那只能说明本身不适合科举。
冯轩文当然不属于意志消沉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在家中极度困难的时候,为了给母亲治病,放下读书人的面子,白天在地里耕作,晚上挑灯写话本。
顽强的人,遇到挫折会失落,但不会丧志。
陈语杰呢,年纪尚轻,他也做好心理准备,考上好几年。
黄毅本身无意继续读书,他爹娘听闻自家爱子,差点魂归省城,吓出一身冷汗。
连忙回信劝儿子:“考不上就算了,咱们家有钱,衣食无忧。在镇子里行商,有秀才名头足够。还是身体为重,速速归来,准备成亲事宜吧!趁早生个儿子,以后让你儿子替你考!!!”
黄毅:这完全是我在信里添油加醋的结果,当然还有陈语杰帮忙作证。只是,未来儿子,你爹我真有点对不起你......
五人一同去了温琰家里,他家确实大,比容铮那屋子大十倍不止,他们家不仅有通判,而且朝中有亲戚,算是官宦世家。
多年积累,钱财不会少,没准比知府的家底还丰厚呢。
进温琰院子时,刚好里面走出一名男子。
那男子与温琰有三分相像,但没有温琰的清雅之气,眼睛小,嘴角挂着一抹看似亲切实则难以捉摸的假笑,透露出圆滑,给人十分世故之感。
“二弟回来了,我这找你是想告知你......”注意到后面进来的容铮一行人,疑惑问道,“这几位是?”
温琰没想到会遇到庶出的大哥,微笑道:“都是白鹿书院的同窗,今天邀请他们在我的院子里吃饭。”
他转身对容铮他们道,“这是我大哥,温衡。”
他特别强调自己的院子,就是表示并不愿声张,纯粹是同窗之间的聚会,他大哥这么精明的人,应该会懂。
“各位幸会,幸会,鲜少见二弟带人回家,各位定是跟二弟十分要好了。”温衡拱手行礼。
温琰问:“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哦,是这样,父亲让我来告诉你,明日家中设宴,特意款待四叔。”
“好,我明天会早点过去。”温琰正要引人进院子。
哪知温衡又道:“不给我逐一介绍下?我这读书资质愚钝,希望也多认识下优秀的学子们。”
温琰只好介绍:“这是黄毅,这是容铮......”
温衡听到“容铮”的名字时,眼神微变,眉宇间闪过一丝惊讶,竟然就是这次乡试的解元,听闻还连中四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