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秋闱(一)

终于通过了搜检,容铮觉得自己脱了一层皮。

他沿着甬道,经过“龙门”,正式进入考场。所谓“龙门”就是科举试场的正门。

容铮注意到前面有一座“明远楼”,听教谕提过,考试时,考官和执事官员就是在明远楼上警戒和发号施令,他们能将号舍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明远楼前面是至公堂,甬道两侧,悬挂着八面旗帜,分别是“明经取士”、“为国求贤”、“青云直上”、“天开文运”、“连中三元”、“指日高升”、“鹏程万里”,这是朝廷对乡试的寄语,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提到“至公堂”,容铮也在书院听过。

它是负责考场纪律、监考、和处理试卷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里面划分两大区域,分别是“外帘”和“内帘”,二者以飞虹桥与清水池为分界点。

主持乡试的正副考官是大有来头的,他们都是朝廷委派的翰林、内阁学士。

他们来到考场,各地布政使衙门必须配合考官的事务,抽调官员协助复杂具体事项。

一部分官员在考场内办事,称为内帘官,主要负责监考和阅卷。

另外一部分在考场外办事,称为外帘官,主要负责管理考场的事务,如监临、外提调、外监试、外收掌、受卷、弥封等。

内帘官进入考场内的“内帘区”后,监试官封门,此后内帘官便不得外出,且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

那座飞虹桥作为分界线,就是为了防止外帘监考官与内帘官阅卷官相互勾结舞弊的。

容铮作为考生,是不能进入“明远楼”和“至公堂”的,他跟随引路的差役,经过甬道,左转右转的,才去到了属于自己的号舍。

这个贡院实在太大,足足有一万左右的号舍,本次考试有近一万生员参与,竞争非常激烈。

难怪要提前一天入场,对近一万人核对信息和搜身检查,这耗时估计都得一天。

容铮进场得早,期间去巷尾入厕两次,等到下午,还有考生陆陆续续进号舍。

实在饿得慌,他只好拿出碎成渣渣的馒头,做了一番心理建设,用手抓着吃了起来。

在号舍睡了一晚后,容铮腰酸背痛,号舍空间太狭窄了,床板坚硬又局促,他长得高,蜷缩在那格外不自在,手脚都舒展不开,哪怕已经不是第一次住号舍了,但这简陋的条件,还是让人适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