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雨天日常

临近年关,白鹿书院尚未放假,生员们正在奋笔疾书。

因为明年乡试要考算学,书院山长决定:早上生员听教谕讲解经文,下午则要去上算学课程。

考试还剩半年,很多生员没有多少算学基础,只能投入更多时间看看能不能补上。

这会,容铮正在埋头解一道二元方程,这是经典的燕雀问题,出自《九章算术》,被国子监编入教材《算经通鉴》。

他先从题干中提取重要信息,列在素纸上,然后分析条件,在纸上写写画画求解目标。

算学教材的讲解太过晦涩,言辞拗口难懂,逻辑性较差,就是将题目读明白都要花不少时间。

再加上这里的算学理论没有符号化思维,简而言之,就是没有抽象出数学公式。

想象下用文字来描述二元方程就已经十分冗长,若是描述三元方程,这尼玛是多么可怕的事!

在容铮看来,这道题并不难,若是用现代的方程式求解,初中生都能轻松做出来。

但他需要用这里的思维模式来解题,毕竟连夫子都看不懂方程式呀,所以做起来也颇耽误时间。

做完夫子布置的算术题后,容铮轻轻搁下笔。

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的同窗一脸痛苦之色,他不禁摇摇头。

算学在这朝代长期得不到重视,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教材中的实例演算过程本来已经足够复杂繁琐,再加上书院请来的算学夫子在这算学教授上并不能做到由浅入深,讲解时常显得生硬且不够透彻。

这对于那些本就缺乏算学基础的生员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学习起来更加举步维艰,常常一脸懵圈。

一些生员做算术题十分绝望,简直要崩溃,甚至想放弃明年的乡试,只是明年不考,得等三年,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寄希望于同期考生跟自个一样菜。

老实说,就现在这情况,圣上想全国推行算学,任重而道远。

生员都难理解的教材,还想让老百姓看得懂,真真天方夜谭。

但无论如何,有了开始,总比没有的好。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下学后,温琰走了过来,拿着素纸向容铮请教算学问题,他发现容铮在算学上也非常有天赋,夫子讲解的题,容铮很快能做出来,甚至能想出至少两个方法求解,举一反三,而且解释得比讲台上的夫子还通俗易懂,让人一听即明。

温琰有点怀疑人生,为什么容铮不仅文章写得极好,而且连在算学方面都如此有天分。

还让不让人有活路了???

不过,眼看容铮能轻松解出夫子都要思考良久的算术题,他也逐渐麻木了,比不上,就只能虚心求教。

同班上的人也跟他一样的想法,就连黄毅、陈语杰、冯轩文下学后,也跑来让容铮给他们讲解下。

容铮再次成为焦点,风头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