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铮:这......
丁掌柜原本打算携家带口,亲自上门致谢,以重礼表达感激之情。但他转念一想,容铮救了人不留名就走,若是送礼这些可能送不到他心上。
前些天他跟讲郎聊天,发现容铮这还考了双案首。回去左思右想,读书人注重名声,那自己就将这个事迹写到小报上,让府城的人都知道容铮救人的英雄事迹,也算是对他的一种独特感谢方式。
这下可给容铮大大提升名气了!丁掌柜觉得自己聪明绝顶。
很快,随着小报的传播,容铮迅速成为书院风云人物,连山长都喊来容铮见上一见:
“果然风姿卓越,真乃翩翩少年郎之典范!”
“山长,谬赞了。”
“你见义勇为之举,书院都跟着沾光不少,被府城人盛赞。好好考院试,努力争取夺得小三元。”
现在府城的人夸赞容铮的同时,就会顺带赞叹:也就“白鹿书院”才教出如此品学兼优的学子。
.......实际,容铮救人的时候,尚未入读白鹿书院。
但百姓哪管这些,只知道容铮现在就读白鹿书院,那不就是白鹿书院教出来的嘛!
待容铮离去后,屏风后缓缓走出一位年约五旬的老者,他眼神深邃,有着洞察世事的宁静。
“你觉得他怎么样?”山长问那人。
那老者道:“年纪轻轻,说话从容有度,不错。”
“这么说,你打算收他进你的讲堂吗?”
老者摇摇头:“现在说,还言之过早,等他过了院试再说吧!”
同一时间,在知府大人的府邸。
下班归来的知府大人,在饭桌上听到夫人与自家姑娘谈论起容铮的事迹。
容铮?他有印象,他亲自点的府试案首。
拿过小报看了起来,想不到这容铮还有如此品性,真不枉我点他做案首。
次日清晨,知府大人来到府衙,心中已有了计较,吩咐同知去白鹿书院一趟,表彰容铮见义勇为之举。
同知跟了知府大人多年,大约猜到此举目的:“知府大人,莫非你是想?”
“自然,容铮既有此造化,我不妨推他一把。”
随着官方的下场认证,一方面,对容铮救人事迹尚存质疑的人渐渐失声,另一方面,容铮的名气在府城更响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