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定在八月初九,现在距离院试还剩两个月左右。
讲郎站在台上,目光扫过每一位学子:
“国子监最新编纂的《为民大典》已经出版,此书由当今圣上亲自参与撰写,内容详尽阐述了朝廷的最新政策与理念,并辅以诸多生动实例。院试临近,了解朝廷最新动向非常重要,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所以大家都去书肆买一本回来好好研读。”
他拿起桌上一本书举起,继续说道,“书院买了几本《为民大典》给我们夫子之间传阅,我这分到一本,有需要的学子也可以找我借去抄阅。现在开始讲课......”
下学后,冯轩文第一个从讲郎那借到书,他准备手抄,省省钱。因为是助教,跟讲郎走得近,讲郎也会先给他行个方便。
温琰:“我家昨天买回来了,你们需要吗,可以先借你们抄或传阅。”
他家朝中有人,对于朝廷新动向知道得甚至比书院还早。
黄毅闻言后道谢,随即摇了摇头:“容铮呀,我们到书肆买吧。”他家不差这买书的钱,要不然排队等手抄,耽搁时间。
容铮想想也是,便先让初墨送叶辰回家,然后再送他们三人去书肆。
“就去‘清风书屋’买吧,这是府城最大的一间书肆,京城出的新书,这家店很快就有售。”陈语杰提议。
“好,那里书的质量都不错。”黄毅附和,想到考试临近又要多背诵一本书,不禁叹气,
“都快考试了,又得多学一本书,我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同感,前年考院试失败的阴影还在。老实讲,我有些紧张。”陈语杰道。
“放平心态,尽力而为。”容铮安慰这两货。
黄毅与陈语杰看容铮这淡定模样,眼神更幽怨了,学霸果然不能跟学渣共情!
“老爷,‘清风书屋’到了。”
外面传来初墨的声音,马车出行还是很方便的,就在三人说话间,很快就到了。
容铮一行人下了马车,抬头便能看到门楣上悬挂着一块精致的牌匾,上面用楷书写着“清风书屋”,门面两侧贴有对联,非常引人注目。
书屋一共两层,坐落在街道的尽头,转角之处,其位置既避开了喧嚣,又不失便利。外观采用木质结构,檐角飞翘,更显古朴典雅。
容铮步入书屋,一楼空间宽敞明亮,中央有空位摆放着几张宽大的书桌和几把椅子,上面散散落落坐着几个身穿长衫的读书人,正在看书。
四周是高高的书架,上面分类分区,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种书籍,包括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话本杂书等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容铮注意到柜台前有一个特制的架子,分层摆放着报纸,他随手拿起一份《巷尾小报》浏览起来,上面分为四大版面,包括时事政策、府城生活趣事、连载话本,还有一个版块是其它类杂闻。
见容铮看小报,黄毅介绍道:
“这个非官方报纸,着重在府城见闻的版面,是这间书肆自行出版的,每周一印,府城很多人来买呢。不过,咱们书院订的基本是官方报纸,这个没有订,觉得看杂文趣事浪费时间。”